
一、差压式孔板流量计的概述
又称为差压式流量计,是由一次检测件(节流件)和二次装置(差压变送器和流量显示仪)组成,广泛应用于气体、蒸汽和液体的流量测量。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性能稳定,使用可靠等特点。 孔板节流装置是标准节流件可不需标定直接依照国家标准生产,1.国家标准GB2624-81‹流量测量节流装置的设计安装和使用;2.标准ISO5167‹标准组织规定的各种节流装置;3.化工部标准GJ516-87-HK06。
标准孔板与多参数差压变送器(或差压变送器、温度变送器及压力变送器)配套组成的高量程比差压流量装置,可测量气体、蒸汽、液体及天然气的流量,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供热、供水等领域的过程控制和测量。 二、差压式孔板流量计的工作原理 充满管道的流体流经管道内的节流装置,在节流件附近造成局部收缩,流速增加,在其上、下游两侧产生静压力差。 在已知有关参数的条件下,根据流动连续性原理和伯努利方程可以推导出差压与流量之间的关系而求得流量。其基本公式如下: c-流出系数 无量纲 d-工作条件下节流件的节流孔或喉部直径 D-工作条件下上游管道内径 qm-质量流量 Kg/s qv-体积流量 m³;/s ß;-直径比d/D 无量纲 流体的密度Kg/m³; 可膨胀性系数 无量纲 三、的结构 节流装置组成 1、节流件:标准孔板、标准喷嘴、长径喷嘴、1/4圆孔板、双重孔板、偏心孔板、圆缺孔板、锥形入口孔板等 2、取压装置:环室、取压法兰、夹持环、导压管等 3、连接法兰(国家标准、各种标准及其它设计部门的法兰)、紧固件。 4、测量管 适用范围: 1、公称直径: 15 mm ≤DN≤1200mm ; 2、公称压力:PN≤10MPa; 3、工作温度:-50℃≤t≤550℃; 4、量程比:1:10, 1:15 ; 5、 精度:0.5级,1级。 技术指标: 1、高精度:±0.075%; 2、高稳定性:优于0.1%FS/年; 3、高静压:40MPa; 4、连续工作5年不需调校; 5、可忽略温度、静压影响; 6、抗高过压。 特点: 1、采用进口单晶硅智能差压传感器; 2、高精度,完善的自诊断功能; 3、智能孔板流量计其量程可自编程调整; 4、可同时显示累计流量、瞬时流量、压力、温度; 5、具有在线、动态全补偿功能外,智能孔板流量计还具有自诊断、自行设定量程; 6、配有多种通讯接口; 7、稳定性高; 8、量程范围宽、大于10:1。 安 装注意事项: 1、可水平、垂直或倾斜安装,应保证管内充满液体; 2、节流装置前,后直管段应是直的,无肉眼可见弯曲,同时应是“圆的”,内壁应洁净,无凹坑与沉淀物; 3、直管段长度要求及节流装置安装应符合GB/T26224—93有关规定; 4、引压管路安装应符合标准规定的规范。 型号 | 说 明 | | 节流装置 | | 代号 | 按其结构特征的两大基本分类 | | K | 孔板 | | P | 喷嘴等 | | 代号 | 公称压力(105Pa) | | 2.5 | 2.5 | | 10 | 10 | | 16 | 16 | | 25 | 25 | | 64 | 64 | | 100 | 100 | | 200 | 200 | | 代号 | 口径(mm) | | 10~1600 | 10~1600mm | | 代号 | 按其结构形式细分 | | H | 标准孔板(环室) | | Y | 标准孔板(法兰) | | K | 标准孔板(钻孔) | | I | ISA 1932喷嘴 | | L | 长径喷嘴 | | W | 文丘利喷嘴 | | G | 经典文丘利管 | | S | 双重孔板 | | Q | 圆缺孔板 | | Z | 锥形入口孔板 | | R | 1/4圆孔板 | | P | 偏心孔板 | | N | 整体(内藏)孔板 | | X | 楔形孔板 | | T | 不在上述之列的特殊节流装置 | | 代号 | 介质 | | 1 | 液体 | | 2 | 气体 | | 3 | 蒸汽 | | 4 | 高温液体 | | 代号 | 补偿形式 | | N | 不带压力、温度补偿 | | P | 带压力补偿输出 | | T | 带温度补偿输出 | | Q | 带压力、温度补偿输出 | | 代号 | 变送器差压量程范围 | | 0 | 微差压量程 | | 1 | 低差压量程 | | 2 | 中差压量程 | | 3 | 高差压量程 | | 代号 | 是否带现场显示 | | W | 节流装置传感器 | | X | 智能节流装置(流量计) | | 代号 | 供电方式 | | 0 | 外接+24VDC供电 | | 1 | 3.6V电池供电 |
订货时请详细提供以下数据: (1)被测介质。 (2)zui大、常用、zui小流量; (3)工作压力、工作温度; (4)介质密度、粘度; (5)管道材质、内径、外径; (6)允许压力损失; (7)取压方式; (8)现场管道敷设情况和局部阻力件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