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产品

  • 行业产品

西安中科光电精密工程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西安中科光电精密工程有限公司>公司动态>行业来访|西交智造9656峰会秘书处一行到访西安中科光电

经营模式:其他

商铺产品:23条

所在地区:陕西西安市

公司动态

行业来访|西交智造9656峰会秘书处一行到访西安中科光电

阅读:8发布时间:2024-12-24

11月3日,西交智造9656峰会秘书处一行在副秘书长张丽霞带领下前往西安中科光电精密工程有限公司进行考察交流,西安中科光电董事长、总经理吴易明,董事郭泉热情接待。西安中科光电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以智能视觉技术为核心,面向智能制造、国防装备领域,致力于解决制造业中“精确测量、智能识别、精密控制”的难题,专业提供视觉智能机器⼈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的企业。现有产品智能焊接机器人、智能检测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可充分满足复杂场景自主导航、手眼协作执行复杂操作等功能的需求。面向制造业物流领域,西安中科光电锚定“视觉智能”技术,为客户提供智慧物流机器⼈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

本次考察中,秘书处一行人员参观了展厅,通过企业发展史和理论概念介绍更进一步了解了西安中科光电所作出的底层理论创新。吴董事长强调,2019年他率领团队已突破立体视觉识别基本理论问题,打通了数学语言与物理对象精细结构映射问题,并在2021年原创性提出“具身智能是智能科学发展的新范式”,搭建具身智能实现的技术架构,实现小样本下对象几何结构的性和辨识,是对已有人工智能技术路径(包括符号主义、行为主义、联结主义)的批判和提升,2022年获得“具身”、“具身智能”的商标所有权。

 

10月20日,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以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研发和落地。而人形机器人正是人工智能“具身化”的载体,西安中科光电在具身智能理论上占据位置,并与政策发展导向高度契合。基于理论创新转化的技术和产品成果已先后面市并取得不俗成绩。吴董事长提出,公司智能产品旨在赋予机器人“眼睛和大脑”,基于小样本数据实现拟人化精细识别(高层语义、理解世界),以适应多品种、小批量混线生产需求、偏差自适应(变形误差、放置偏差、组装偏差),实现对当前仅能依靠纯人工作业环节的真正替代。他介绍,公司研发的智慧物流系列产品包含智能上下料机器人,智能装载、转运机器人,智能装配机器人和智能仓库解决方案,特点是基于三维视觉测量技术赋予系列智能物流机器人一双“智慧眼”,将视觉智能赋能物流过程,有效应对物流环节因物资状态的形状、位置、姿态转变的不确定性环境,具备智能化、柔性化分析决策和执行能力的物流装备需求,现已应用在制造业物流仓储、转运、上下料、装载装配、流通加工等具体环节,提升物流智能化和无人化水平。

同时,西安中科光电自主开发的双目立体相机产品亦采用具身智能理论为指导,通过两台普通彩色图像传感器进行三维信息重构即可获取真彩色高保真的3D立体点云数据。该技术可应用于智慧物流无序分拣、移动载体视觉导航避障、工业场景智能上下料等应用领域。简单的硬件构成和系统性的重构算法结合西安中科光电在智能识别技术领域的持续突破,为相关应用场景提供了性价比的硬件产品和解决方案。

图片

西交工业智造院长对西安中科光电智慧物流系统解决方案表示看好。他认为,以三维视觉测量技术和产品为基础,通过3D数据的获取、滤波、分割、识别、测量和定位可快速获得复杂的物料信息达到辅助多环节操作甚至替代人工的作用,这在减少用工成本、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作业质量效率层面。需要关注的是,装上“智慧眼”后的智慧物流机器人精准解决不同应用环节的痛点,也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如智能仓库解决方案无需专用建造,采用传统货架方式,可灵活适应不同库房结构和物料变换场景,并顺利完成物料、储位、周转、作业区的识别从而完成搬运、存/取、拣选与配货等步骤,还可实现24小时全天候仓储管理,智能上下料机器人可自主规划路径代替人工完成拾取、码放作业,还可选配条形码/二维码/字符识别等功能实现与智能仓储数据库的绑定,智能装载、转运机器人可满足特种作业需求适应“急难险重”恶劣环境,视觉智能导航实现“双臂合一”协作完成高精度灵巧作业,智能装配机器人通过三维视觉感知分析自主规划任务,可实现手眼协同作业。凭借多年来在核心技术上的积累与创新,西安中科光电已在智慧物流系统解决方案建立了竞争优势,也可快速适应个性化的应用需求。

智能仓储布局模式

 

图片

智能上下料机器人

 

智能装载、转运机器人  

 

 智能装配机器人

 

最后在座谈环节上,秘书处一行和吴董事长初步探讨了关于AI智能产品的标准建立,这个标准目前是国际空白标准,主要障碍和困扰是输入到输出端的中间神经语言部分很难标准和解释,而吴董事长另辟蹊径通过数学模型方式进行推导,确定性较强,有利于提出和推进智能装卸车机器人行业应用的国际标准建设工作。

 

未来,双方将紧随的发展规划和步伐,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的发展方向,加强产学研端的通力合作,借助平台力量导入资源,优势互补,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在构建智能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过程中承担更多责任。


塑料机械网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 .      Copyright(C) 2021 https://www.86pla.com,All rights reserved.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塑料机械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登录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