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阻尼器作为一种耗能装置,因其耗能能力强,载荷大小、频率对其性能影响不大,切构造简单,取材容易,造价低廉,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控制结构进断层地震反应和中高层结构地震反应方面有优势。摩擦阻尼器对机构进行振动控制的机理是:阻尼器在主要结构构件屈服前的预定载荷下产生滑移或变形,依靠摩擦或阻尼耗散地震能量,同时,由于结构变形后自振周期加长,减小了地震输入,从而达到降低结构地震反应的目的。
摩擦阻尼器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随后为适应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国内外学者陆续研制开发了多种摩擦阻尼器,其摩擦力大小易于控制,可方便地通过调节预紧力大小来确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多种形式:
1、摩擦耗能节点,如限位滑移螺栓节、长孔螺栓节点等;
2、板式摩擦阻尼器,Pall摩擦阻尼器、T形芯板摩擦阻尼器等;
3、筒式摩擦阻尼器,Sumitomo摩擦阻尼器、钢管摩擦阻尼器等;
4.复合型摩擦阻尼器,如圆环-摩擦复合阻尼器、压电-摩擦阻尼器等。
摩擦阻尼器,通过构件间的摩擦滑移消耗输入的能量,因其构造简单、性能稳定、阻尼力大等特点而被工程采用。对于带有摩擦阻尼器的结构,在正常使用荷载作用下,摩擦阻尼器为结构提供附加刚度而本身不滑移;在中大震作用下,摩擦阻尼器通过产生摩擦滑移做功以消耗吸收地震输入的能量,为结构提供附加阻尼,从而减小结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