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赢创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公司销售额为35亿欧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11%;第二季度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同比下降12%,为5.09亿元。同时,其预计若全球经济不出现进一步恶化,2025年全年调整后EBITDA将达到预测区间(20亿至23亿欧元)的下限。同时,2025年现金转换率也将维持在40%左右。
此前,其发布的一季度财报显示,一季度销售额为37.8亿欧元,同比保持稳定;调整后EBITDA为5.6亿欧元,同比增长7%;自由现金流达1.95亿欧元,同比增长53%。
综合来看,在Q2显著承压下,赢创上半年整体韧性仍存,上半年营收预计约72.8亿欧元(同比 - 1.4%),调整后 EBITDA约10.8亿欧元(同比 - 1.8%)。从Q1开门红与Q2急转,反映出赢创正在面临市场需求疲软与成本压力加剧的双重冲击。
据了解,二季度赢创在化学板块就有多项业务销售额下降。如用于聚氨酯泡沫和耐用消费品添加剂的需求显著下降,应用于涂料和油漆行业的产品需求也低于去年同期的强劲水平。此外,无机业务中,过氧化氢业务由于整体需求疲软,销售额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此外,有机业务销售额明显下降,也主要归因于
交联剂市场竞争加剧及高性能塑料业务计划性停工造成的销量下降。
业内分析认为,2025 年上半年,赢创在动物营养短期爆发、橡塑材料高端替代与成本控制能力支撑下维持基本盘,但第二季度受汽车行业需求收缩、战略调整阵痛及地缘政治风险冲击显著。未来,在需求端、供给端、政策端多变的背景下,赢创需加速氢能材料、亚洲产能及循环技术的落地,以应对地缘政治与原材料波动风险,才能持续引领橡塑产业的高端化与绿色化转型。
实际上,面对众多市场挑战,赢创早已在进行战略布局。如赢创正不断深化亚洲本土化战略布局,其上海液体聚丁二烯新产线(2025 Q3投产)预计将在未来满足亚洲30%高性能添加剂需求,降低物流成本15%,并贴近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新能源客户。
值得一提的是,5月22日,赢创公布了战略发展的下一阶段,将聚焦于四大战略支柱:包括通过两大新业务板块实现差异化布局;可持续创新;均衡的全球布局;相互尊重和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而基于此战略,赢创计划到2027年增收超80亿元。
注:本文由塑料机械网(www.86pla.com)整理发布,资料来源:赢创、金融界。本站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并且郑重提示所有阅读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的参考意见和依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