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推荐展会
更多 > >
推荐专题
更多 > >
推荐视频
更多 > >
上海腾钻角度尺
角度尺又被称为角度规、游标角度尺和量角器,它是利用游标读数原理来直接测量工件角或进行划线的一种角度量具。
简介
角度尺适用于机械加工中的内、外角度测量,可测0°-320°外角及40°-130°内角。
原理
角度尺是用来测量工件内、外角度的量具,其结构如图所示。
角度尺的读数机构是根据游标原理制成的。主尺刻线每格为1°。游标的刻线是取主尺的29°等分为30格,因此游标刻线角格为29°/30,即主尺与游标一格的差值为2',也就是说角度尺读数准确度为2'。其读数方法与游标卡尺*相同。
使用方法
测量时应先校准零位,角度尺的零位,是当角尺与直尺均装上,而角尺的底边及基尺与直尺无间隙接触,此时主尺与游标的“0”线对准。调整好零位后,通过改变基尺、角尺、直尺的相互位置可测试0-320°范围内的任意角。
应用角度尺测量工件时,要根据所测角度适当组合量尺,
角度尺的结构:它由尺身、90°角尺、游标、制动器、基尺、直尺、卡块等组成。
角度尺的测量范围
游标角度尺有Ⅰ型Ⅱ型两种,其测量范围分别为0°~320°和0°~360°。
Ⅰ型
读数方法
先读出游标零线前的角度是几度,再从游标上读出角度“分”的数值,两者相加就是被测零件的角度数值。在角度上,基尺是固定在尺座上的,角尺是用卡块固定在扇形板上,可移动尺是用卡块固定在角尺上。若把角尺拆下,也可把直尺固定在扇形板上。由于角尺和直尺可以移动和拆换,使角度尺可以测量0º~320º的任何角度。
角尺和直尺全装上时,可测量0º~50的外角度,仅装上直尺时,可测量50º~140º的角度,仅装上角尺时,可测量140º~230的角度,把角尺和直尺全拆下时,可测量230º~320º的角度(即可测量40º~130º的内角度)。
量角尺的尺座上,基本角度的刻线只有0~90º,如果测量的零件角度大于90º,则在读数时,应加上一个基数(90º;180º;270º;)。当零件角度为:>90º~180º,被测角度=90º+量角尺读数,>180º~270º,被测角度=180º+量角尺读数,>270º~320º被测角度=270º+量角尺读数。
用角度尺测量零件角度时,应使基尺与零件角度的母线方向一致,且零件应与量角尺的两个测量面的全长上接触良好,以免产生测量误差。
简介
角度尺适用于机械加工中的内、外角度测量,可测0°-320°外角及40°-130°内角。
原理
角度尺是用来测量工件内、外角度的量具,其结构如图所示。
角度尺的读数机构是根据游标原理制成的。主尺刻线每格为1°。游标的刻线是取主尺的29°等分为30格,因此游标刻线角格为29°/30,即主尺与游标一格的差值为2',也就是说角度尺读数准确度为2'。其读数方法与游标卡尺*相同。
使用方法
测量时应先校准零位,角度尺的零位,是当角尺与直尺均装上,而角尺的底边及基尺与直尺无间隙接触,此时主尺与游标的“0”线对准。调整好零位后,通过改变基尺、角尺、直尺的相互位置可测试0-320°范围内的任意角。
应用角度尺测量工件时,要根据所测角度适当组合量尺,
角度尺的结构:它由尺身、90°角尺、游标、制动器、基尺、直尺、卡块等组成。
角度尺的测量范围
游标角度尺有Ⅰ型Ⅱ型两种,其测量范围分别为0°~320°和0°~360°。
Ⅰ型
读数方法
先读出游标零线前的角度是几度,再从游标上读出角度“分”的数值,两者相加就是被测零件的角度数值。在角度上,基尺是固定在尺座上的,角尺是用卡块固定在扇形板上,可移动尺是用卡块固定在角尺上。若把角尺拆下,也可把直尺固定在扇形板上。由于角尺和直尺可以移动和拆换,使角度尺可以测量0º~320º的任何角度。
角尺和直尺全装上时,可测量0º~50的外角度,仅装上直尺时,可测量50º~140º的角度,仅装上角尺时,可测量140º~230的角度,把角尺和直尺全拆下时,可测量230º~320º的角度(即可测量40º~130º的内角度)。
量角尺的尺座上,基本角度的刻线只有0~90º,如果测量的零件角度大于90º,则在读数时,应加上一个基数(90º;180º;270º;)。当零件角度为:>90º~180º,被测角度=90º+量角尺读数,>180º~270º,被测角度=180º+量角尺读数,>270º~320º被测角度=270º+量角尺读数。
用角度尺测量零件角度时,应使基尺与零件角度的母线方向一致,且零件应与量角尺的两个测量面的全长上接触良好,以免产生测量误差。
- 凡本网注明"来源:塑料机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塑料机械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塑料机械网,https://www.86pla.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