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推荐展会
更多 > >
推荐专题
更多 > >
增塑剂对PVC防水卷材的影响
PVC/防水卷材是目前世界上应用zui广泛的防水卷 材之一,适用于大型屋面板、空心板作防水层,亦可作刚性层下的防水层及旧建筑物混凝土构件屋面的 修缮,以及地下室或地下工程的防水、防潮、水池、贮水槽及污水处理池的防渗,有一定耐腐蚀要求的地 面工程的防水、防渗。PVC/防水卷材具有使用寿命长、 耐老化、拉伸强度高、延伸率大、尺寸变化小、低温 性好;施工简便,搭接边可焊接,搭接强度高、无污 染;耐化学腐蚀性好,适应特殊场合;具有阻燃性、良好的可塑性,细部处理方便,维修方便、成本低等 众多优势。
目前,软质PVC材料主要使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DOP)增塑剂,材料对温度的敏感性较大:低温下材 料易变硬,失去弹性;温度较高时,材料的分子迁移 率和空气热失重大,耐久性变差。这是普通软质PVC 弹性体材料的一大缺点。为获得同时具备良好低温弯 折性和耐久性的软质PVC卷材,本文试验对配方中的 组分与增塑剂对软质PVC卷材的低温弯折性能以及分 子迁移率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
一、PVC 卷材配方结构
PVC配方一般含有PVC树脂、增塑剂、热稳定剂、 填充剂、光稳定剂、抗冲性能改性剂等成分。
做软制品时,PVC树脂一般使用PVC-SGl、PVC-SG2、PVC-SG3 型,需要加入大量增塑剂。本试验 选用 SG3 疏松型PVC 树脂。
增塑剂是指增加塑料的可塑剂,改善成型加工时 树脂的流动性,并使制品具有柔韧性的有机物质,添 加增塑剂可降低塑料的玻璃转化温度。本试验采用常用的DOP,并与其他增塑剂配合使用。
考虑试验的安全性,热稳定剂选用无毒热稳定剂 硫醇锡。
填充剂选用活性超细碳酸钙。
由于PVC卷材在户外使用,因此要添加一定量的 光稳定剂,此试验采用物理光屏蔽剂钛白粉和紫外线 吸收剂UV-531并用。
考虑PVC卷材有抗穿孔性能要求,因此需要加入 一定量的抗冲性能改性剂CPE。
二、试验部分
1 、试验配方
本试验中设计增塑剂总量为80质量份,*组 4 个试验是以DOP为主增塑剂,DOA为次增塑剂;第 二组4个试验是以DOP为主增塑剂,聚酯增塑剂A为 辅助增塑剂;第三组4个试验是以DOP为主增塑剂, 高分子增塑剂B 为辅助增塑剂。配方中其他各助剂 份数不变,分析当辅助增塑剂用量逐步增大时,对 PVC 片材的低温弯折性及分子迁移率的影响。
2 、试样制备
将 PVC 树脂和各种助剂按比例称量,混合均匀 后,在 140~150℃的双辊混炼机上混炼 10min,然 后在 160℃的平板硫化机上模压8min,在冷压机上 冷却 5min,放置 24h 后裁成所需的试样。
3 、试样分析
(1)低温弯折性能测定
将片材裁成100 × 50mm 的试件,弯曲 180°, 使 50mm 宽的边重合、齐平并固定。将弯折仪上下 平板距离调节为片材厚度的 3 倍。将弯折仪翻开, 把试件放在下平板上,到达规定温度后,在此温度 下放置1h,然后将上平板 1s 内压下,到达所调间 距位置,在此位置保持 1s 后将试件取出。待恢复 到室温后观察弯折处是否断裂,或用 6 倍放大镜观 察试件弯折处有无裂纹。
(2)分子迁移率测定
将PVC 制成尺寸为长 50mm、宽 10mm、厚 2mm 的试件,采用标准聚苯乙烯(PS)吸收片。将制好的试件放在干燥器内干燥24h后放在2个标准 PS吸收片之间压实后放进烘箱中,通过砝码施加0.022MPa 的负载,并在(70 ± 0.5)℃温度下放置72h,从烘箱里取出,冷却到室温后将PVC试样和PS吸收片分开,称量PVC试样的质量损失率。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
可见,随着DOA增塑剂用量的增加,PVC 片材的低温性能逐步提高,当其质量分数为30%时,材料的脆化温度降低3℃。这是由于增塑剂分子进入 PVC分子网络的间隙中,其极性部分与PVC分子链段 中的极性部分相互作用,链段间的分子间作用力明显减小,PVC分子链段间距增大,使PVC分子链更加柔 顺,因而 PVC越柔软,耐低温性能越好。
随着DOA增塑剂用量的增加,PVC 片材的分子迁移率逐渐增大,当其质量分数为 30% 时,材料的分子迁移率由初始的0.95%增加到1.32% (增加了39%)。小分子增塑剂可以改善PVC 材料的耐低温性能,但是小分子增塑剂容易迁移,太多的 小分子增塑剂会造成 PVC 片材分子迁移率过大,在 长期使用过程中析出,使 PVC 软质材料变硬,使用 性能降低。
随着聚酯增塑剂 A 用量的增加, PVC片材的耐低温性能均呈下降趋势。聚酯增塑剂与 PVC树脂的溶解度参数差异较大,因此两者的相容性 较差,两相分离不能形成有效的互穿网络,使PVC材 料的加工性能、耐低温性能变差。
随着聚酯增塑剂A用量的增加,PVC 片材的分子迁移率逐渐降低,当其质量分数为 30% 时,材料的分子迁移率由初始的 0.95% 降低到 0.6% (降低了 37%),材料的耐久性能变好。
随着高分子增塑剂B用量的增加, PVC片材的低温脆化温度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当质量 分数在30%以下时,材料的脆化温度下降很快;质量 分数为30%时,脆化温度达到-39℃(降低了9.5℃), 使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低温性能,并具有橡胶材料的手 感和外观。高分子增塑剂B与PVC同属极性高聚物, 溶解度参数非常相近,因此两者的相容性很好,可按 任意比例共混。通过高分子增塑剂B的增塑改性,可 显著改善 PVC片材的弹性、柔软性和耐低温性能。
随着高分子增塑剂B用量的增加, PVC片材的分子迁移率减小,当其质量分数为30%时, 材料的分子迁移率由初始的 0.95%降低到 0.37%(降低了 61%)。这是由于材料本身硬度一定,增加高 分子增塑剂 B 用量的同时,减少了DOP 的用量;同 时由于高分子增塑剂B与PVC材料中的小分子增塑剂 DOP之间有很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有吸收和固定DOP 作用,防止它迁移到软质 PVC 材料的表面,从而使 材料的分子迁移率减小,分子迁移性能提高,材料 的耐久性得到改善。
四、 结论
1、DOA 与 DOP 配合作为 PVC 片材的增塑剂时, 随着DOA用量的增加,材料的低温脆化温度降低,耐 低温性能得到改善;但同时材料的分子迁移率增加 较快,材料的耐久性能变差。聚酯增塑剂A与DOP配 合增塑PVC片材,随着聚酯增塑剂用量的增加,PVC 片材的低温脆化温度升高,耐低温性能变差,但材 料的分子迁移率逐渐降低,材料的耐久性能变好。 选用高分子增塑剂B可同时降低 PVC 片材的低温脆化温度和分子迁移率,显著提高材料的耐低温性和 耐久性。
2、高分子增塑剂B可以同时改善PVC片材的耐低温性和耐久性,但其用量也不能太大,一般控制在 20%左右,否则将影响材料的塑化性、加工性,并且增加成本。通过增塑剂的复合使用,添加高分子增塑剂B,合理调整配方可以得到耐低温性和耐久性较好 且成本合理的软质PVC材料。
目前,软质PVC材料主要使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DOP)增塑剂,材料对温度的敏感性较大:低温下材 料易变硬,失去弹性;温度较高时,材料的分子迁移 率和空气热失重大,耐久性变差。这是普通软质PVC 弹性体材料的一大缺点。为获得同时具备良好低温弯 折性和耐久性的软质PVC卷材,本文试验对配方中的 组分与增塑剂对软质PVC卷材的低温弯折性能以及分 子迁移率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
一、PVC 卷材配方结构
PVC配方一般含有PVC树脂、增塑剂、热稳定剂、 填充剂、光稳定剂、抗冲性能改性剂等成分。
做软制品时,PVC树脂一般使用PVC-SGl、PVC-SG2、PVC-SG3 型,需要加入大量增塑剂。本试验 选用 SG3 疏松型PVC 树脂。
增塑剂是指增加塑料的可塑剂,改善成型加工时 树脂的流动性,并使制品具有柔韧性的有机物质,添 加增塑剂可降低塑料的玻璃转化温度。本试验采用常用的DOP,并与其他增塑剂配合使用。
考虑试验的安全性,热稳定剂选用无毒热稳定剂 硫醇锡。
填充剂选用活性超细碳酸钙。
由于PVC卷材在户外使用,因此要添加一定量的 光稳定剂,此试验采用物理光屏蔽剂钛白粉和紫外线 吸收剂UV-531并用。
考虑PVC卷材有抗穿孔性能要求,因此需要加入 一定量的抗冲性能改性剂CPE。
二、试验部分
1 、试验配方
本试验中设计增塑剂总量为80质量份,*组 4 个试验是以DOP为主增塑剂,DOA为次增塑剂;第 二组4个试验是以DOP为主增塑剂,聚酯增塑剂A为 辅助增塑剂;第三组4个试验是以DOP为主增塑剂, 高分子增塑剂B 为辅助增塑剂。配方中其他各助剂 份数不变,分析当辅助增塑剂用量逐步增大时,对 PVC 片材的低温弯折性及分子迁移率的影响。
2 、试样制备
将 PVC 树脂和各种助剂按比例称量,混合均匀 后,在 140~150℃的双辊混炼机上混炼 10min,然 后在 160℃的平板硫化机上模压8min,在冷压机上 冷却 5min,放置 24h 后裁成所需的试样。
3 、试样分析
(1)低温弯折性能测定
将片材裁成100 × 50mm 的试件,弯曲 180°, 使 50mm 宽的边重合、齐平并固定。将弯折仪上下 平板距离调节为片材厚度的 3 倍。将弯折仪翻开, 把试件放在下平板上,到达规定温度后,在此温度 下放置1h,然后将上平板 1s 内压下,到达所调间 距位置,在此位置保持 1s 后将试件取出。待恢复 到室温后观察弯折处是否断裂,或用 6 倍放大镜观 察试件弯折处有无裂纹。
(2)分子迁移率测定
将PVC 制成尺寸为长 50mm、宽 10mm、厚 2mm 的试件,采用标准聚苯乙烯(PS)吸收片。将制好的试件放在干燥器内干燥24h后放在2个标准 PS吸收片之间压实后放进烘箱中,通过砝码施加0.022MPa 的负载,并在(70 ± 0.5)℃温度下放置72h,从烘箱里取出,冷却到室温后将PVC试样和PS吸收片分开,称量PVC试样的质量损失率。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
可见,随着DOA增塑剂用量的增加,PVC 片材的低温性能逐步提高,当其质量分数为30%时,材料的脆化温度降低3℃。这是由于增塑剂分子进入 PVC分子网络的间隙中,其极性部分与PVC分子链段 中的极性部分相互作用,链段间的分子间作用力明显减小,PVC分子链段间距增大,使PVC分子链更加柔 顺,因而 PVC越柔软,耐低温性能越好。
随着DOA增塑剂用量的增加,PVC 片材的分子迁移率逐渐增大,当其质量分数为 30% 时,材料的分子迁移率由初始的0.95%增加到1.32% (增加了39%)。小分子增塑剂可以改善PVC 材料的耐低温性能,但是小分子增塑剂容易迁移,太多的 小分子增塑剂会造成 PVC 片材分子迁移率过大,在 长期使用过程中析出,使 PVC 软质材料变硬,使用 性能降低。
随着聚酯增塑剂 A 用量的增加, PVC片材的耐低温性能均呈下降趋势。聚酯增塑剂与 PVC树脂的溶解度参数差异较大,因此两者的相容性 较差,两相分离不能形成有效的互穿网络,使PVC材 料的加工性能、耐低温性能变差。
随着聚酯增塑剂A用量的增加,PVC 片材的分子迁移率逐渐降低,当其质量分数为 30% 时,材料的分子迁移率由初始的 0.95% 降低到 0.6% (降低了 37%),材料的耐久性能变好。
随着高分子增塑剂B用量的增加, PVC片材的低温脆化温度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当质量 分数在30%以下时,材料的脆化温度下降很快;质量 分数为30%时,脆化温度达到-39℃(降低了9.5℃), 使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低温性能,并具有橡胶材料的手 感和外观。高分子增塑剂B与PVC同属极性高聚物, 溶解度参数非常相近,因此两者的相容性很好,可按 任意比例共混。通过高分子增塑剂B的增塑改性,可 显著改善 PVC片材的弹性、柔软性和耐低温性能。
随着高分子增塑剂B用量的增加, PVC片材的分子迁移率减小,当其质量分数为30%时, 材料的分子迁移率由初始的 0.95%降低到 0.37%(降低了 61%)。这是由于材料本身硬度一定,增加高 分子增塑剂 B 用量的同时,减少了DOP 的用量;同 时由于高分子增塑剂B与PVC材料中的小分子增塑剂 DOP之间有很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有吸收和固定DOP 作用,防止它迁移到软质 PVC 材料的表面,从而使 材料的分子迁移率减小,分子迁移性能提高,材料 的耐久性得到改善。
四、 结论
1、DOA 与 DOP 配合作为 PVC 片材的增塑剂时, 随着DOA用量的增加,材料的低温脆化温度降低,耐 低温性能得到改善;但同时材料的分子迁移率增加 较快,材料的耐久性能变差。聚酯增塑剂A与DOP配 合增塑PVC片材,随着聚酯增塑剂用量的增加,PVC 片材的低温脆化温度升高,耐低温性能变差,但材 料的分子迁移率逐渐降低,材料的耐久性能变好。 选用高分子增塑剂B可同时降低 PVC 片材的低温脆化温度和分子迁移率,显著提高材料的耐低温性和 耐久性。
2、高分子增塑剂B可以同时改善PVC片材的耐低温性和耐久性,但其用量也不能太大,一般控制在 20%左右,否则将影响材料的塑化性、加工性,并且增加成本。通过增塑剂的复合使用,添加高分子增塑剂B,合理调整配方可以得到耐低温性和耐久性较好 且成本合理的软质PVC材料。
上一篇:木质塑料开发应用
下一篇:聚醚型水性固化剂研究
- 凡本网注明"来源:塑料机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塑料机械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塑料机械网,https://www.86pla.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