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伊之密成军十年 老员工老厂区旧地重游

2012-07-24 14:10:29来源:伊之密

分享:
  2012年7月18日,伊之密迎来了十周年华诞。
  
  值此庆典之际,在注塑机事业部总廖昌清的带领下,24位伊之密十年员工,携伴家眷组织参观了伊之密老厂区。重游故地,感触良多。
  
  从小乡村走向化
  
  时针拨回到2002年7月18日,经顺德工商局核准登记注册,标志着伊之密公司的正式成立。旧址所在的容桂四基村,当时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乡村。然而,怀着创业梦想的廖昌清,却带领着一队技术精英和生产骨干,开辟出一条辉煌的成长之路。建立之初全厂仅有40人,7月份就投产出*批伊之密品牌的注塑机。面临着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默默无闻的伊之密遭遇过各种困难、挫折。每一份订单背后,都流淌着技术人员潜心研发的心血、承载着安装车间工人加班加点的付出、记录了前线销售团队奔波劳碌的辛酸。
  
  弹指一瞬间,十年后的伊之密已发展成长为**企业,被评为,2011年销售额超8亿,拥有1200多名在职员工。2006年,伊之密搬迁至顺德**产业园,目前顺德五沙、苏州吴江两大生产基地正建设当中;2011年3月,伊之密成功收购美国百年机械制造企业HPM公司的全部知识产权,同年HPM北美公司签下*笔2000吨压铸机订单;2012年4月1日,HPM北美公司亮相美国NPE展会,正式拉开了伊之密化的战略大幕。“伊之密从当初‘小乡村’阔步迈向,伊之密完成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和一次又一次的美丽蜕变!”廖总不由地感叹道。
  


图1:伊之密老厂区正门旧照片                              图2:伊之密老厂区厂房旧照片
  
  伊之密的“博物馆”
  
  在综合管理部邱奉景的带领下,伊之密十年员工及其家属走进了一条宽敞干净的主道。那依稀熟悉的门口,那略显陈旧的厂房、那油绿茂盛的花草树木,基本上保持着旧貌。如今,当年的一些车间和办公室已被改作其他用途。当走到一个墙壁发黄的小阁楼时,部分十年员工停步伫立,介绍着那就是当年的技术部办公室。时隔十年,这个建筑仍保留着过去的模样和布局,引得不少员工笑称:“这或许可以称作伊之密的‘博物馆’了。”
  
  在廖总的带领下,十年员工及家属走进一个干净明亮的办公室。在这块仅有30余平方米的空间里,整齐地放置着各种办公设备。廖总触景生情,兴致勃勃地为大家介绍:“我们以前就是在这里办公的,条件相当艰苦,设施比较简陋。不过,这也正是磨砺锻炼人才的好地方。”每走过一个厂区,每一个景点,都会勾起十年员工的种种记忆:或辛酸,或慨叹,或怀念,或感恩。大家纷纷留影纪念,照片上少了几分青葱羞涩,多了一些沧桑成熟,但不变的是炽热的拼搏精神,以及对伊之密的深厚感情。
  


图3:十年员工及家属在原办公楼前留影纪念      图4:十年员工在原办公室里留影纪念
  
  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或许比较准确地表达了本次伊之密十年员工参观老厂区的意义所在。回望历史,我们需要“思源”。源在何处?源在伊之密人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钢铁意志;源在伊之密人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气概;源在伊之密人与时俱进、敢于创新的品质;源在伊之密人奋勇争先、人才辈出的不竭动力。
  
  回头看走过的历程,每一位十年员工都坚定了信心,增强了力量;瞻望前程,大家更是振奋精神,焕发出新的活力。十年的风雨历程,伊之密前进的步伐却从未停息过,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时代舞台的里,伊之密必将大有作为,取得更进一步的成绩,实现永续经营!
  


图5:十年前,伊之密核心团队在老厂区合影留念   图6:十年后,伊之密十年员工及家属返老厂区合影纪念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塑料机械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塑料机械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塑料机械网www.86pla.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塑料机械网www.86pla.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