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液晶产业仍处“攻坚期”
2014-10-22 15:53:29来源:深圳市固乐科技有限公司
市场回暖厂商赢利
液晶面板市场回暖,让中国大陆厂商迎来了发展的“春天”。2014年上半年,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在液晶面板出货量提升的基础上,实现全面赢利。根据近期我国主要面板厂商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京东方实现营收161亿元,净利润达10.4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22%;深天马上半年营业收入24.86亿元,净利润达8139.24万元,同比增长280.14%;TCL集团上半年实现净利润超19亿元,其中华星光电利润贡献率接近一半。
京东方副总裁张宇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4年上半年面板行业有所回暖,主要体现在大尺寸产品,尤其是TV类面板价格有所上升。中小尺寸产品市场正呈现新一波的增长态势。京东方的策略是提升中小尺寸面板产能,保持。”
Displaysearch研究总监张兵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从5月份开始液晶面板市场就呈现出供需紧张的态势,预计到第四季度末,液晶面板供需紧张的状况会有所缓解。一方面是季节性波动的原因;另一方面,随着三星(苏州)、LGDisplay(广州)以及京东方(合肥)一部分产能陆续开出,整体市场的供需会有所好转。”
实际上,从2013年以来,随着液晶面板需求不断扩大,本土面板厂商就迎来了赢利的“拐点”。在大尺寸领域,近年来中国大陆厂商已经加快布局力度,并逐步尝到甜头;而中小尺寸液晶面板无疑是厂商赢利的主要动力,今年以来大陆厂商已经加快6代LTPS面板生产线布局。随着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产业全面开花,市场持续增长依然可期。
产业链合作实现“1+1>2”
液晶工业的发展规律注定了这一行业的企业一定要以规模取胜,近几年中国大陆平板显示产业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然而,在这一领域处于发展机遇期的中国大陆究竟还存在哪些差距,是生产线的建设,还是上游材料及核心装备的缺失?
欧阳钟灿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中国大陆自主屏的上游——玻璃、各种偏光彩膜多数依赖进口,需要国家及时给予能带动产业链中上游的专项支持,提高产品的国产化率,推动平板显示产业链的自主化进程。”
业内专家和企业之所以对配套产业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不仅是因为上下游紧密合作可以稳定供需平衡,使面板生产线实现快速达产和扩产,提高投资效益。更重要的是,通过上下游企业的技术合作,加快了液晶面板技术乃至整机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并催生出更多的创新技术,达到“1+1〉2”的效果。
然而,经过多年的发展,上游配套不完善依然是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发展zui大的痛,液晶上游关键设备和材料的核心技术缺失,使其话语权一直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直接影响就是导致大陆面板厂商后期运营成本较高,发展受制于人。大陆液晶产业发展至今,上下游厂商究竟该如何通力合作支持国产化进程呢?
龙腾光电执行副总李宏明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现液晶材料和装备的本土化,对于提升面板毛利率具有关键的作用。面板厂商能做的就是给国产化配套企业更多的支持和信任,为他们提供更多成长的机会。只有国产化配发展起来,才能够改变外资企业上游垄断的现状。
把握新技术将产业做大做强
在中国大陆液晶产业快速发展的这几年中,*也没有放缓研发的脚步。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升级,低温多晶硅、金属氧化物、OLED等新技术日益成为厂商之间新的竞争焦点。今年以来,韩国LGDisplay不断加大OLED电视面板扩产计划;日本成立JOLED公司意图加快OLED显示器面板的研发进度。在中国大陆液晶产业迈入化竞争行列的今天,要想真正做大做强平板显示产业,不仅需要把握新型显示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更需要产业及政策的大力支持。
实际上,在中国大陆布局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中,对高分辨率显示面板以及采用Oxide、LTPS等技术已经有所布局,京东方及华星光电新建8.5代线也预留了部分产能用于OLED面板生产,今年华星光电大陆首条6代LTPS生产线也正式落户,接下来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将是大陆面板厂商面临的zui大考验。对此,华星光电CEO薄连明表示:“我们必须承认LTPS是比较复杂的工艺,但是必须要坚定量产建设6代线的决心。华星光电成立的使命很重要的就是解决屏的国产化问题。”
对于大陆平板显示产业的发展,张兵建议说:“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在前沿技术积累方面不如日韩厂商,发展液晶面板产业不能好高骛远。我认为发展面板产业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已经成熟的技术,一个是新技术,我们应该立足已经成熟的技术,赚好这部分的市场,然后再去想‘高大上’的东西。对于京东方而言,其发展会更加多元化一些。华星光电相对保守,但是更注重品牌和整个产业链的整合。”
可以说,平板显示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政策的支持密不可分。张宇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应该针对行业和市场变化,不断提升创新和赢利水平,增强公司抵御行业波动风险的能力。尽管这几年中国大陆液晶显示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仍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尤其未来5年将处在攻坚期,需要国家给予更多关税及政策方面的支持。”
上一篇:数控机床高精度轨迹控制技术探讨
下一篇:创想激光打标机喜迎外商订单!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塑料机械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塑料机械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塑料机械网www.86pla.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塑料机械网www.86pla.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