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塑料机械网 热点关注】9月7日至18日,“第十五届残奥会”将于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本次残奥会共设22个大项、528个小项。8月30日,里约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499人,运动员308人已从北京首都机场出发,奔赴里约。
残奥会体现出的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团结、友谊、勇气以及诚实竞争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同时,残疾人体育事业作为残疾人人权保障事业的组成部分,残奥会受世界各国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其影响力日趋增大。
据了解,本届残奥会是我国参加在境外举行的残奥会运动员人数多、参赛项目多、代表团规模大的一届。9月7日,我们将见证到他们的拼搏与勇气。
奔赴“第十五届残奥会” 见证科技进步的力量
不过,在见证残奥勇将拼搏的同时,我们还将见证到科技进步的力量,即3D打印技术在假肢上的运用。据了解,目前普遍使用的假肢采用塑料和碳纤维材料,其功能超越天然人体。而在本届残奥会上,3D打印假肢将成为奥运健儿夺冠的有力武器。
3D打印假肢 成就“”的你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3D打印的聚碳酸酯假肢将成为运动健儿的助力。记者了解到,3D打印能让需求者的假肢看起来跟真的一样,材料选择上也更加轻便舒适,外观上也比传统假肢好看得多,更重要的是它能实现个人定制,每个人的假肢都“”。
目前,传统假肢类的材料主要以塑料类和树脂类的居多,加一些金属进行结合,多为批量定制的产品,统一翻模进行组装制作,即用一些标准化的模具,制作一些标准件,实际上对于佩戴者来说,其粗大、笨拙,会不太方便。
而3D打印的假肢则是通过3D扫描的技术扫描需求者健全腿的数据,使用软件对扫描数据进行分析,在不改变外形的情况下,采用镂空或改变内部结构减轻重量。这样打印出的成品看起来就和健全的腿差不多,而且更具视觉观赏性,再配合高强度磁铁,使用者还可以轻松并且随意的更换自己喜欢的假肢,甚至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行程、着装等,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小腿”、“胳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