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新专利:从聚氨酯材料中回收原料的方法

2025-02-17 09:27:08 来源:废塑料新观察 阅读量:20058 评论
分享:
  近日,巴斯夫欧洲公司宣布了一项重磅技术突破——其发明专利“用于从聚氨酯材料中回收原料的方法”(专利号:202380046395.6)成功申请。该专利涉及一种全新的聚氨酯回收工艺,标志着聚氨酯材料废弃物处理领域的重大进步,为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前景。
 
  编者按
 
  巴斯夫欧洲公司近日申请的聚氨酯材料回收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高效、环保的回收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产业价值。这一技术突破不仅解决了聚氨酯废弃物回收中的种种难题,还为资源循环利用和环保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技术的推广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聚氨酯材料的回收将更加绿色、高效,推动可持续发展迈向新台阶。
 
  聚氨酯的挑战与回收困境
 
  聚氨酯以其卓越的性能,广泛应用于从床垫、家具到汽车座椅等多种产品中。随着聚氨酯制品的使用量日益增加,其废弃物的处理问题逐渐凸显。如果这些废弃物得不到有效回收和再利用,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然而,现有的聚氨酯回收方法存在明显局限,机械再循环方法只能进行物理性粉碎,难以实现原料的高效回收;而化学回收方法虽然能回收部分原料,却往往伴随有有害杂质,如致癌胺物质、钾离子等,影响后续的生产质量,严重制约了聚氨酯材料的循环利用。
 
  巴斯夫的创新方案:高效回收、纯净再生
 
  针对这些问题,巴斯夫研发团队提出了创新的回收技术方案。该方法包括醇化、沉降、相分离和纯化等关键步骤,能够实现高效、清洁的原料回收过程。
 
  在醇化阶段,聚氨酯材料首先与醇化物质(如甲醇、乙醇等)反应,并在催化剂的帮助下,破坏氨酯键和脲键,释放出多元醇和胺物质。这一反应不仅提升了回收效率,还为后续的分离纯化提供了基础。
 
  随后,通过沉降过程,混合物被分为两相:富含多元醇物质的第一相和富含醇化物质的第二相。为了优化分离效果,巴斯夫还引入了过滤、离心、倾析等方法,去除固体杂质,进一步提高了分离效率。
 
  纯化处理是该技术的核心环节之一。富含多元醇的第一相经过蒸发、离子交换和吸附等处理,去除了酸、钾离子和芳香族胺等杂质,最终获得纯度高达97wt.%以上的多元醇物质。此过程不仅确保了回收物的高纯度,还为多次再利用提供了保障。与此同时,富含胺物质的第二相则通过蒸馏等手段进行纯化,得到的胺物质可用于异氰酸酯的生产,进一步循环利用。
 
  创新工艺及其产业前景
 
  该专利技术的工艺参数和应用范围也得到了详细阐述。通过选择适当的聚氨酯废料、醇化物质和催化剂,优化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时间),巴斯夫确保了回收过程的高效性和可控性。实验数据显示,该方法不仅能够回收高纯度的多元醇物质,还能大大降低废弃物中的有害杂质,从而解决了传统回收方法中的环保难题。
 
  这一技术的出现,意味着聚氨酯材料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回收时代。随着相关产业链的完善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巴斯夫的这一专利或将成为未来聚氨酯材料回收行业的标准,为全球资源循环利用和环保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产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