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利司通、固特异、优科豪马(横滨
橡胶)、通伊欧(东洋轮胎)四大轮胎企业,相继披露2024年财报,并对2025年市场作出预测。
普利司通:稳步实现长期战略
财报显示,2024年,普利司通销售额达到4430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969亿元),同比(下同)增长2.7%;调整后的营业利润为483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35.4亿元),微增0.6%;营业利润443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15.9亿元),下降8%。
其中,普利司通在日本本土市场的销售额下降1%,调整后营业利润下降9%;在亚太、印度、中国区域,销售额下降4%,调整后营业利润增长6%;美洲市场销售额增长5%,调整后营业利润下降15%;在欧洲、中东和非洲区域,销售额增长2%,调整后营业利润增长155%。
普利司通预测,2025年,汇率波动、原材料和
原料价格、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国际政治形势不稳定等各种因素影响,对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需要认真关注。在这样的环境下,其希望通过稳步实施“2030年长期战略愿景”中提出的措施,实现销售收入43300亿日元(比2024年下降),调整后的营业利润达到5050亿日元(比2024年增长)。
固特异:削减债务增加利润
固特异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克·斯图尔特,对其第一年工作成绩感到满意,所有业务部门的收益和部门运营利润率都有所增长,成功达成协议剥离非核心资产。未来,固特异致力于进一步扩大利润率和大幅削减债务。
财报显示,固特异2024年销售额为18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75.4亿元),净利润为7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1亿元),较2023年净亏损6.89亿美元明显改善,全年轮胎总销量为1.666亿条。调整后的全年净利润跃升近5倍,达到3.0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亿元)。
从各区域业绩来看,固特异在美洲地区销售额下降8%至110.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02.7亿元),轮胎销量下降6.5%至8160万条。营业利润增长24.6%至9.3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7.9亿元);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EMEA),销售额下降3.2%至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93亿元),轮胎销量下降2%至4890万条,营业利润为1.0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86亿元),增长6倍;亚太地区销售额下降2%至2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4.7亿元),轮胎销量持平,为3610万条,营业利润增长37%至2.7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亿元)。
优科豪马:收购特瑞堡,销售额创纪录
2024年,横滨橡胶(优科豪马)实现了创纪录的销售额和利润,其中销售额首次超过1万亿日元大关。
财报显示,该公司2024年销售额为1.09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30亿元),增长11.1%;营业利润119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7.6亿元),增长18.7%。
优科豪马将强劲的盈利增长归因于产量增长、“最优定价”和大规格乘用车轮胎销售额增长。此外,收购特瑞堡非公路轮胎带来的贡献和日元贬值也推高了业绩。
该公司预计,2025年将维持强劲增长势头,销售额预计增长11.4%达122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90亿元),利润增长2.7%达138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6.8亿元)。
通伊欧:优化全球供应体系
东洋轮胎(通伊欧)表示,在强劲的销售和日元兑美元升值的推动下,企业的销售额和盈利情况超过预期。
2024年,通伊欧的销售额创下历史新高,达到565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95亿元),增长2.3%,此前预估增长为0.9%;营业利润增长22%达到94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5.8亿元),比预期增加9.3个百分点。
就细分市场而言,轮胎业务部门的营业利润增长20%达到92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4.8亿元),销售额增长2.8%达到52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53亿元);汽车零部件业务部门销售额下降4%至45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2亿元)。
通伊欧表示,公司将欧洲销售职能并入塞尔维亚业务,并逐步暂停英国、德国、荷兰和意大利的销售公司。已同意剥离一家中国子公司86%的股份,并打算提高塞尔维亚工厂的利用率,以建立“最佳生产系统”。其下一步将致力于通过促进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建立最佳的全球供应体系,在北美和其他高增长市场追求灵活敏捷的业务运营。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