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股东:
创业是一场翻山越岭的跋涉——2024年,是我们卸下包袱的一年,是锚定新坐标的一年,也是云开雾散的一年。今年我给自己打的绩效是“B”,虽然遗憾这一年没有向市场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但我内心却无比笃定。
这一年,公司营收同比下降36.92%,出现了公司成立十多年来的头次亏损,但产品类业务的收入及毛利率同步增长。这些数字背后,是刀刃向内的战略决断,更是面向未来十年的躬身播种。
2024:断腕与新生—表面的“数” VS 内在的“质”
1、业务结构大幅改善
过去一年,我们持续推进“聚焦产品,收缩项目”的战略转型,大幅收缩项目类业务,导致公司收入和利润下降。但拨开表面的数据“迷雾”来看,其实公司业务结构明显改善,主业持续稳中向上。产品类业务规模比重同比增加15.62个百分点,毛利额贡献占比同比增加47.71个百分点;除去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业务,公司其余业务综合毛利率达34.25%,同比增加3.30个百分点。
从2025年一季度数据来看,公司业务结构持续大幅优化,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收入同比下降超90%,收入占比大幅降低;除该业务外,公司其余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23%,综合毛利率为37.43%。
2、产品类业务规模毛利双增长
2024年我们专注于产品的打磨与优化,产品类业务实现规模毛利增长。其中:
工业机器人:收入同比增长12.50%,毛利率同比增加3.93个百分点,其中自产多关节工业机器人收入同比增长76.04%,
机械手收入同比增长26.20%;
注塑机、配套设备及自动供料系统:收入同比增长18.67%,其中注塑机收入同比增长10.50%,注塑配套设备及自动供料系统收入同比增长25.97%;
数控机床:因上半年厂房搬迁导致生产及交付受限,全年收入同比下降11.71%,但随着生产交付恢复正常产能后,下半年收入增长明显,较上半年收入环比增长145.97%。
2025年一季度,公司产品类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87%,其中,工业机器人收入同比增长23.81%;注塑机、配套设备及自动供料收入同比5.97%;数控机床订单量超120台,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70%,来自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新兴行业需求明显增多。
3、积极推动具身智能场景落地
另外,公司在积极加大具身智能布局。公司以运动控制作为切入口,推出“感-算-控”一体化的新一代智能机器人控制平台并实现工业场景的应用。该运动控制平台在智能与具身结合过程中起到类似“小脑及脊椎”的联接作用,是实现具身智能的核心部件。凭借应用场景、工业机器人技术和运动控制技术上的长期积累,公司已经与华为云、智谱、阿里云等大模型合作方共同探索推进具身智能场景落地。
2025:扎根工业土壤,构建具身智能生态
2025年是我们战略转型后的攻坚之年,这或许会影响我们未来十年的发展格局。我们已经完成了管理层2.0团队的迭代升级,通过结构性焕新重塑决策链条,重整旗鼓、蓄势待发。在业务推进上,我们将:
第一,做减法:通过进一步收缩业务、子公司股权调整等方式,逐步剥离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大幅降低项目类业务比重;
第二,做加法:立足于机械手和注塑辅机的基本盘,放大“现金奶牛”优势,同时聚焦机器人、注塑机、数控机床三大产品,强化“赚钱效应”;
第三,做乘法:加大具身智能生态布局,利用工艺、应用场景和数据优势让“技术资产”撬动更大的战略杠杆。
具身智能是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一步,从字面可理解为“具身+智能”,即是为人工智能赋予了一个“物理载体”,从而搭建起人工智能与物理世界直接沟通的桥梁。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是当前智能机器人发展的主战场,也是人形机器人突破技术瓶颈、积累应用经验的关键场景。而这当中,对工艺、场景的理解和对垂直模型的构建、优化是智能机器人落地进化的关键。
我们将致力于构建大模型与“小脑”之间的专属模型,持续探索IT与OT的融合,拥抱生成式AI技术带来的变革,实现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无缝对接,推动具身智能生态化、商业化、产业化成功落地。
目前我们已成功研发双臂智能机器人,后续我们还将结合客户真实场景,联合多家制造业客户共同开发轮式移动仿人形智能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产品。我们坚持基于场景定义产品,真正解决制造业中的痛点问题,争取打造“最懂工艺的智能机器人”。
十年之约:从“机器换人”到“机器懂人”
十年,是拓斯达过往中频繁出现的关键数字。
拓斯达2007年成立,2017年作为广东省头一家机器人骨干企业登陆创业板上市;
2010年研发出了拓斯达第一台机械手,2020年机械手年出货量正式突破1万台;
2015年开展多关节机器人研发,目前多关节机器人累计出货量近万台,到现在也刚好十年,公司开始加大在具身智能赛道的布局。
基于公司过往在核心底层技术以及机器人本体技术的积累,叠加公司丰富的工业场景和工艺沉淀,我们会在接下来十年逐步完成“技术攻关—场景落地—生态构建”的链条闭环。
在我们最初大幅收缩调整业务时,有不少投资人对数据不满并且表示不解,但幸运的是,有更多的投资人选择陪伴在我们身边,用实际行动支持我们的战略变革。
2024年的亏损,是我们在战略深水区缴纳的学费;产品业务的收入利润增长,验证着主航道选择的正确性;而具身智能的布局,是从十年前的“机器换人”到未来“机器懂人”的跨越,是对未来制造业本质的前瞻押注。从机械重复到自主感知,从钢铁躯壳到具身智能,工业文明进化的鼓点从未停歇。下一个十年,希望可以向各位股东递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最后,我谨代表拓斯达全体董事会成员,向每一位拓斯达人,以及在我们成长道路上给予了很多帮助和支持的股东、客户、供应商以及社会各界朋友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