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汇得科技公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7,092.29万元,同比下降1.51%;其中主营业务收入255,297.59万元,同比增长1.17%;主营业务毛利率14.24%,同比增长2.89个百分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55.98万元,同比增长95.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1,361.83万元,同比增长84.86%。
报告期内,全球宏观经济环境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国内市场在经济复苏和产业升级的双重影响下,呈现出结构性调整趋势。聚氨酯产业作为重要的化工细分领域,在原材料供应格局、下游需求结构以及行业技术创新等方面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受房地产市场低迷、消费电子需求不振等因素影响,传统终端市场整体需求回暖乏力。然而,新能源汽车、高端软体家具以及冷链物流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为聚氨酯材料的应用拓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在聚氨酯材料的整体发展趋势上,聚氨酯材料的绿色化、高性能化和可持续发展成为行业共识。受政策推动,低 VOC、环保型聚氨酯产品需求逐步扩大,企业竞争也逐渐向产品创新和供应链整合方向倾斜。预计未来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行业企业需在技术研发、产品升级及市场布局等方面持续发力。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聚氨酯树脂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技术服务,主要产品为合成革用聚氨酯(PU浆料)、以及聚氨酯弹性体原液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TPU)、聚酯多元醇和新能源电池用聚氨酯材料制品。上述产品运用市场广泛,主要以生活家居、汽车内饰、体育休闲、电子、轨道交通、建筑和新能源电池等领域为主。公司现有生产地位于上海金山、福建福鼎、浙江平湖三地,产品通过直销方式直接销售给需求客户,销售范围主要覆盖东南沿海、长三角地区、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部分产品销往海外。
报告期内,革用聚氨酯行业竞争依然激烈市场景气度一般,鞋材、服装、箱包等传统革用聚氨酯应用行业需求下降明显;汽车内饰、无溶剂、PUR等新兴革用聚氨酯市场增量明显;水性聚氨酯市场略有增长。革用聚氨酯业务作为公司的支柱业务,2024年实现销量17.80万吨,同比略有下降。但基于差异化的经营策略,大力开展产品结构的优化,借助公司的创新研发优势:低温耐折、高耐化学品汽车革用;可吸纹、发泡型无溶剂;水性汽车革面层树脂;生物基汽车革;半导体液晶屏抛光用、高回弹高定型电子包装用功能性树脂等新型聚氨酯树脂材料的量产和市场拓展,确保了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
弹性体及原液主要应用在轮胎、泡沫、家具、鞋类、缓冲垫、手机套、薄膜等领域,2024年实现销量2.13万吨,同比增长39.88%。主要原因是公司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产品在产能受限的情况下,销量略有增长,其中特殊生物基TPU在鞋材、服装、汽车制造及体育用品领域得到客户认可和广泛应用;同时,轮胎用聚氨酯原液取得较大销量的增长。作为生产聚氨酯的主要
原料之一:聚酯多元醇行业也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技术进步和环保法规的加强推动了产品性能的提升和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常规产品竞争激烈,特殊性能产品利润率亦成下降趋势,需要强有力的研发支持,不断研制出性价比更优的产品来满足市场客户的需求。2024年公司聚酯多元醇业务实现销量3.45万吨,同比增长11.94%,主要是基于公司的研发技术优势,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重点在环保型
增塑剂、共聚酯、高分子量特殊聚酯等产品得以完善优化和突破。
公司新业务领域:新能源电池用聚氨酯制件产品业务健康发展,稳中有进;多个产品取得大客户的认可,为后续业务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聚氨酯胶黏剂业务也取得较大进步,实现以进促稳的健康发展:在汽车内饰的水性胶黏剂业务拓展后,在汽车内饰热熔聚氨酯业务,汽车内饰无溶剂胶黏剂业务,汽车内饰溶剂胶业务也快速起步;进而同水胶产品产生协同效应,形成汽车内饰整体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在新业务领域新增规模大客户26家,主要分布在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和家电行业。
主要产品的产量、销售量及收入实现情况
主要产品价格(不含税)变动情况
主要原材料价格(不含税)变动情况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