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大会宣言,为全球塑料条约敲响警钟

2025-06-16 09:39:35 来源:生物塑料研究院 阅读量:20548 评论
分享:
  2025年6月9日至13日,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在法国尼斯举行,95个国家组成的联盟发表了一份强有力的宣言,呼吁制定一项大胆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条约,以应对塑料污染问题。该声明被视为“警钟”,敦促采取迅速果断的行动来遏制塑料生产,保护地球海洋和生态系统。
 
  这份由不同国家支持的宣言勾勒出一项条约愿景,其范围超越了回收利用和废弃物管理。它强调必须从源头解决塑料污染问题——减少原生塑料的生产,并淘汰有害塑料制品和化学物质。
 
  这一举措是在定于2025年8月在日内瓦举行的下一轮谈判之前提出的。此前,在韩国釜山举行的谈判会议因各国分歧而陷入僵局:部分国家优先考虑限制生产,而另一些国家则倾向于下游解决方案。
 
  宣言的核心要素
 
  生产限制:呼吁限制并减少塑料树脂(尤其是化石燃料衍生的树脂)的生产。
 
  淘汰有害塑料:消除有问题的塑料制品和有毒添加剂。
 
  全球监管框架:建立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则,包括延伸生产者责任(EPR)制度。
 
  财政支持:实施“污染者付费”原则,为清理和转型工作提供资金。
 
  基于科学的决策:利用科学标准识别和监管有害塑料及化学物质。
 
  分歧与外交挑战
 
  尽管势头向好,但达成条约的道路依然复杂。产油国和主要塑料出口国抵制限制生产的呼吁,转而主张改善回收和废弃物管理基础设施。这种分歧减缓了进程,并可能削弱条约的有效性。
 
  然而,尼斯宣言表明,多数国家正形成共识:自愿措施已经不够了。塑料危机的紧迫性——影响海洋生物、人类健康和气候——需要可执行的国际规则。
 
  下一步计划
 
  即将举行的日内瓦谈判将是对全球政治意愿的关键考验。倡导者希望该宣言能成为2025年底前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协议的基础,与联合国完成条约的时间表保持一致。
 
  环保组织和科学家对该宣言表示欢迎,称其为迈向系统性变革的必要步骤。他们强调,若不遏制塑料生产,清理工作将始终处于被动局面。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产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