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0日,中国工程院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共660人。
以下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候选者及其简要信息。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1.黄险波
•工作单位: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提名人:吴锋
•研究方向:高分子材料改性及高性能复合材料研发。
2.吴一弦
•工作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提名人:中国科协
•研究方向:聚烯烃催化剂与高性能树脂合成。
3.张永明
•工作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提名人:中国科协
•研究方向:1、含氟聚合物分子设计及合成;2、含氟聚合物结构、形态和性能研究;3、全氟离子聚合物功能膜研究;4、先进光电转换膜研究。
4.张秋禹
•工作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提名人:唐立新
•研究方向:有机多孔材料、功能与智能高分子和能源与催化材料。
5.王辅臣
•工作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提名人:涂善东
•研究方向: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催化工艺。
6.肖志国
•工作单位:路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提名人:周济
•研究方向:发光高分子材料(如稀土发光材料)。
7.郭学益
•工作单位:中南大学
•提名人:黄伯云
•研究方向:有色金属材料与高分子复合材料交叉领域。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1.夏延致
•工作单位:青岛大学
•提名人:中国科协
•研究方向:海藻纤维等生物质高分子材料。
2.张清华
•工作单位:东华大学
•提名人:俞建勇
•研究方向:高性能纤维与高分子复合材料。
医药卫生学部
1.凌沛学
•工作单位:山东大学
•提名人:中国科协
•研究方向: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如透明质酸产业化)。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1.廉玉波
•工作单位: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提名人:李骏
•研究方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高分子材料(如隔膜、电解液)。
其他学部
1.杨中民
•工作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提名人:王迎军
•研究方向:光电功能高分子材料。
说明
•筛选依据:结合候选人工作单位、提名渠道及已知研究领域判断,重点关注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中明确涉及高分子合成、改性、复合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方向的学者。
•未完全覆盖:部分候选人研究领域可能存在交叉,若需更精准匹配建议进一步查阅其论文或官方简介。
以下属于生物基材料领域的候选者及其简要信息。
1.褚良银
•工作单位:四川大学
•提名人:邓龙江
•研究方向:生物医用材料、微纳生物材料。
2.黄玉东
•工作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提名人:聂祚仁
•研究方向: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
3.肖睿
•工作单位:东南大学
•提名人:吕剑
•研究方向:生物质能源转化与生物基材料。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可通过两种途径提名:
1.中国工程院院士直接提名候选人;
2.中国工程院委托有关学术团体,按规定程序推荐并经过遴选,提名候选人。
对候选人的评审和初选由各学部组织院士进行。初选时,实行差额、无记名投票。参加投票的院士人数不少于该学部有投票权院士人数的三分之二,选举有效;获得赞同票不少于投票院士人数三分之二的候选人,按该学部应选名额通过初选。
各学部初选结果经主席团审议并确定终选候选人名单后,提交全院有投票权院士进行投票终选。终选采取等额选举,参加选举的院士须超过全院有投票权院士人数的二分之一,选举有效,获得投票院士半数以上赞成的候选人当选。
选举结果经主席团审议批准,书面向全体院士通报并正式公布。
据2025年8月中国工程院显示,中国工程院院士共有938人,包括资深院士402人;另有外籍院士124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