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正、金发、中粮、长鸿、道恩、华阳、华塑,对PLA、PBAT后市的看法

2025-09-22 09:58:43 来源:生物塑料研究院 阅读量:16050 评论
分享:
  近日,生物降解行业上市公司陆续举行半年度业绩说明会,或答投资者问,其中涉及对PBAT、PLA后市的看法,以及该公司的未来布局,摘录如下,以供参考。
 
  华阳新材:2025年半年报业绩说明会问题及回复(2025年09月19日)
 
  问:网上有消息说公司主营业务生物降解材料(PBAT停产),是否属实?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报告期内,受生物降解新材料市场、环保等多重因素影响,PBAT目前处于停产状态,改性料及制品处于低负荷生产,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问:一方面回答说PBAT目前停产,一方面又说该项目做大做强,你们不觉得这自相矛盾吗?
 
  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将结合行业发展规律统筹自身培育模式,不断调整业务节奏,努力实现市场突破,争取订单,以销促产。结合市场需求,按照订单组织生产,全力提升产能利用率。感谢您的关注。
 
  长鸿高科: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2025年9月16日)
 
  问:目前可降解塑料行业政策推进似乎放缓,公司如何看待PBAT业务的未来前景?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近几年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禁塑”政策推进缓慢,对可降解塑料行业短期需求造成一定影响。但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公司坚定看好可降解塑料行业的未来发展,将继续布局打通可降解塑料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公司竞争优势,厚积薄发,打好治塑攻坚战。谢谢!
 
  华塑股份:业绩说明会(2025年9月15日)
 
  问:董事长,您好,请问贵公司的PBAT和电子相关的新产品上市情况如何?
 
  答:目前,公司PBAT项目正在试生产调试阶段,电子新材料项目(一期)已完成机械竣工,正在联动调试与试生产筹备阶段。
 
  中粮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9月15日)
 
  问:请问中粮科技有哪些在建工程及计划投产日期?
 
  答: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公司当前在建项目主要包括新建太仓年产55万吨淀粉糖项目、中粮生物科技榆树年产3万吨丙交酯新建项目以及中粮生化(成都)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淀粉糖扩建项目。
 
  道恩股份: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9月12日)
 
  答:共聚酯PET/PCTG等材料,公司独立自主开发,报告期内,聚酯业务围绕PBAT、PETG、PCTG和TPU等产品进行重点攻关,完成PBAT催化剂及生物基聚酯材料的开发及验证。开发了三种不同生物基的可降解聚酯材料,并完成中试生产及应用评价。PCTG重点开发电子烟和医疗领域客户,TPU开发差异化产品,加快推进建设10万吨TPU、6万吨多元醇及新型高温共聚酯材料(一期)项目。公司对PBAT装置进行柔性化技术改造,利用酯化平台研发消纳适合PBAT装置的新品,生产出了高品质的PETG产品进行销售。
 
  在绿色化转型方面,公司践行“让可回收的塑料制品更容易回收,让不易回收的塑料制品更容易降解,让不可降解的材料绿色低碳”理念,一是参与再生循环PCR技术标准制修订,“再生塑料高值化循环利用项目”获橡塑行业“高值化再生技术创新奖”;二是与海尔合作成立青岛海尔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专注环保材料研发应用;三是打造可降解PBAT一体化产业链,打通上游原料、中游改性材料、下游包装制品全链条;四是生产的TPV作为传统橡胶升级品种,是“绿色”高分子材料,可解决橡胶工业“黑色污染”和“难回收”问题。
 
  金发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8月26日)
 
  问:请问公司的PLA产品是否有应用在3D打印上,公司如何看待其原料丙交酯的未来供应?公司是否会考虑自己生产丙交酯?
 
  答:公司具备3万吨PLA树脂合成及改性能力,对外销售的PLA材料部分用于下游的3D打印,主要应用在玩具、礼品、教学模型等领域。目前公司通过外部采购丙交酯合成PLA树脂,相关原料供应渠道稳定、保障充分。对于丙交酯的自产规划,公司后续将根据自身产能布局以及市场供应情况综合评估、审慎决策。
 
  石化板块将持 续推进减亏增效,通过内外部举措努力提升经营质量。基于新行业项 目开发的积极进展,新材料板块有望保持快速增长,其中特种工程塑料将有新增产能释放,降解塑料已领先于行业逐步走出困境,碳纤维 及复合材料的市占率和业务规模持续提升,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海正生材: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8月20日)
 
  问:公司对聚乳酸市场供需走势展望如何?
 
  答:受“禁塑令”不及预期、美国“对等关税”等外部环境影响,吸管、一次性餐具等聚乳酸传统应用领域出现萎缩情况。目前整个聚乳酸市场是供大于求的,竞争激烈。国内外企业还将有新的产能投放,预计聚乳酸价格未来还会有所下滑。但目前的市场售价已经逼近成本线,所以未来在售价层面的波动不会太大。
 
  2024年全球聚乳酸消费量大概在26万吨左右,国内聚乳酸消费量大概在12万吨左右。聚乳酸作为生物基材料,在3D打印等领域增长迅速,也有潜力在纤维、健康安全、建材等领域应用。短期可能产能过剩,但随着技术提升和市场开发,未来发展潜力较大。目前聚乳酸市场价格处于相对低位,3D领域的情况相对好一些。下游3D打印耗材目前竞争也非常激烈,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聚乳酸性能,开发具有特殊功能的产品。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产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