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回收方法在处理复杂、受污染或多材料混合的塑料流时往往效果有限。随着欧盟大力推进循环经济,溶解回收作为一种有前景的解决方案,正逐渐受到重视。
在欧盟废物管理层级框架下,溶解回收被归类为物理回收,直接助力塑料循环性。物理回收的核心优势是保持聚合物链完整,使这一高价值工程材料可重新制备利用。近日,欧洲塑料回收协会(Plastics Recyclers Europe)发布了溶解回收白皮书,从技术原理、实际应用、效益与考量、政策框架等维度,客观梳理溶解回收技术的核心价值与发展路径。如需全文,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
两种工艺类型
溶解回收是一种利用溶剂对塑料废物中的聚合物进行物理分离的回收技术。该技术不涉及化学反应,能够保持聚合物链的完整,并通过溶剂的重复使用实现高效纯化。
(1)聚合物定向溶解提纯(主流工艺)
利用聚合物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从均质混合物(如相容聚合物共混物)或非均质混合物(如复合材料、多层材料)中选择性溶解目标聚合物,其余成分不溶解,再通过过滤等方式分离,最终得到高纯度目标聚合物。例如,从混合塑料中提取聚乙烯(PE)、聚丙烯(
PP)等热塑性聚合物时,溶剂仅溶解目标物质,留下颜料、填料等杂质。
(2)目标聚合物的溶解处理
针对含污染物的均质或非均质废物流,通过溶剂选择性溶解或提取不需要的物质(如杂质、添加剂),目标聚合物保持固态。与常规水洗预处理不同,该工艺使用有机溶剂,对污染物的去除更具选择性。例如,从受污染的塑料中去除
稳定剂、降解副产物等,溶剂分离后可再生,聚合物以原始形态回收。
应用场景与技术优势
溶解回收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对复杂废物流的适应性,目前已在包装、电子电气、汽车、建筑拆迁等领域展现应用潜力,可针对性解决各行业塑料废弃物的回收痛点。
(1)包装领域:实现食品接触级回收料
消费后塑料包装废物流成分复杂,常含油墨、阻隔层、非有意添加物质(NIAS),传统回收难以满足高纯度要求。溶解回收通过溶剂定向处理,可选择性溶解 PE、PP、PS、
ABS、PA、PC、PVC、PET 等目标聚合物,去除油墨、添加剂、阻隔层等不溶性杂质,最终析出的聚合物纯度极高,有望满足食品接触、化妆品、玩具等对质量要求严苛的领域的技术与监管标准。
目前,该技术在通过审批后,可依据欧盟《2022/1616 号法规》应用于食品接触材料生产,为包装废物流产出高价值回收料提供了路径,直接推动包装材料的循环利用。
(2)电子电气设备领域:资源化受污染原料
电子电气设备(EEE)塑料废弃物成分复杂,普遍含添加剂、填料及遗留物质(如受《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法规》(POPs Regulation)管控的溴化阻燃剂),传统回收难度大。溶解回收可定向提取 EEE 废物流中的丙烯腈 - 丁二烯 - 苯乙烯(ABS)、聚碳酸酯(PC)、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等聚合物,同时分离并去除溴化阻燃剂等有害化学物质,还可回收金属、颜料、填料等有价值成分。
通过该技术,原本因污染或添加剂含量高而被焚烧的 EEE 塑料,可转化为清洁聚合物重新利用,显著提升 EEE 废物的管理效率。
(3)汽车行业:处理报废车辆塑料废物
报废车辆(ELVs)产生的塑料废弃物具有高度非均质性,常含 PP、PA、聚氨酯(PU)等热塑性聚合物,且混合填料、增强材料及受限卤化阻燃剂,多数最终被焚烧。溶解回收通过定制化溶剂与工艺条件,可选择性溶解 ELV 塑料中的目标热塑性聚合物,分离非聚合物成分与有害添加剂(如符合《斯德哥尔摩公约》及欧盟 POPs 法规管控的溴化阻燃剂)。
回收的高纯度聚合物可重新用于汽车行业同类或相似应用,既减少 ELV 塑料的焚烧量,又推动汽车领域的材料循环,契合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影响降低的目标。
(4)建筑拆迁领域:回收含受限添加剂的塑料
建筑拆迁(B&D)产生的塑料废弃物常含受法规限制的添加剂,如保温材料中的溴化阻燃剂、地板中的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以及铅、镉等重金属。溶解回收可从复杂废物流中选择性溶解 PVC、挤塑聚苯乙烯(XPS)等聚合物,在不改变聚合物化学结构的前提下分离有害成分,且工艺可适配消费后建筑废物的成分变异性,针对性分离特定污染物。
此外,该技术可助力建筑行业回收目前被排除在循环之外的高添加剂含量材料,符合即将实施的《建筑产品法规》中 “回收含量目标与更严格可持续性要求” 的方向,减少建筑塑料废物的焚烧与填埋,推动建筑领域向资源高效转型。
欧洲项目进展
溶解回收可与现有供应链、聚合物加工设施和废物收集系统兼容,不与其他物理回收技术竞争,而是作为其补充。
欧洲已有多项溶解回收项目正在推进,如下表所示:
消息来源:PRE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