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推荐展会
更多 > >
推荐专题
更多 > >
推荐视频
更多 > >
注塑材料取代发泡技术
如果说两年前,IAC(InternationalAutomotiveComponents)集团公司的名字还较少被国内汽车行业知晓的话,那么现在的情况则大有改观了。自2006年从李尔和其他几家公司的汽车内饰业务整合起来之后,2007年IAC正式开展在亚洲的业务。短短两三年时间,IAC集团已经成为在17个国家拥有超过90个基地、营收达到32亿美元,以生产仪表板、门板、顶篷、地毯等汽车内饰系统产品而著称的供应商。
北美市场整合带来机遇
自金融危机以来,一些世界的大公司都几乎退出了内饰业务,但是这些供应商的客户,尤其是通用汽车公司希望能有IAC这样的公司接手汽车内饰业务。我们在一年里大概接收了20几个这样的项目,如别克新君越的仪表板项目即是从伟世通公司接手过来的。
一般的项目我们可能有3个月的时间去调试,而这个项目我们只有一周到两周的时间去准备,因为库存有限并且这么大的零件也不可能储存很多。这种项目能够帮助我们利用剩余的产能,更重要的是,我们成为了主机厂比较信任的供应商。
其实,不于汽车领域的业务,IAC在2006年汽车市场即徘徊不前之际,也拿到了不少其他领域的项目。在公司的*产品与发展中心展示厅,即是充分利用了IAC富余的吹塑能力,从而形成了对汽车核心业务的有力补充。
别克新君越是今年1月中旬北美车展上三款荣获2010年北美*轿车的候选车型之一,IAC刚刚接手了这一车型的仪表板项目。新君越是通用zui主导的项目之一,目前我们也正在与上海通用谈这个项目,未来会对我们在中国市场的新业务有所帮助。
几项技术显示IAC能力
在参观IAC*产品与发展中心时,这里不仅有IAC各种不同的技术与产品项目展示,而且其中有许多是具有的*技术。
一般的注塑只能用一种材料,IAC工艺可以在同一个模具里,同时注入两种不同的材料或颜色。这项工艺存在一个问题,即交界的地方不可能很清楚,因为材料会流动。这种流动在模具里是控制不了的,必须在设计时做很多计算机模拟和研发,这样就可以知道用不同压力和不同温度会流动多少,流动到什么程度,要做很多前期的设计模拟。
在一项能够减少重量的工艺面前,MauriceSessel介绍:“与一般的PU发泡工艺相比,它可以减少发泡的重量,可以用同样的模具产生出不同的效果。我们做这个项目的优势是,假如有一款车要有不同的档次,可能有一款低配车型和一款高配车型,则可以在同一个模具里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可以节省一套模具。”
这是一种利用注塑材料取代发泡材料的技术。一般车门板内有一个很硬的发泡块是用于防侧撞的,这是多年来的一种成熟工艺。IAC用注塑材料取代了发泡,它有两个好处:一个是轻;另一个更重要的是,可以根据不同车型,按照车身结构以及整体设计来进行加强设计,发泡的贴合性或者说吸能量的力度没有这么强,并且它可以在设计时进行调整。更重要的它可以用电脑做一些分析,能够*地反映出整车侧撞的要求,这个在很多车型上都已经实施了。”
据悉这是用于上汽自主品牌车型的产品。它是一种由IAC自己加工的木质纤维板制成的,其好处是比较环保,重量上也有所减轻,另外由于是自然木质纤维材料,结构性比较好,强度与加工的成型方面也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在它上面可以加皮革或布,会有不同的效果,在通用别克车上就有这个产品。上汽的自主品牌车型也是用这个做的,这两款产品全部由IAC设计。
亚洲及中国市场发展步伐快速而稳健
“除了比亚迪、青年莲花、力帆等几家企业我没跑过外,其他企业基本上都去过了,目前zui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IAC整合成立不久即开始中国市场业务的徐辉说,“其实zui困难的是公司刚成立时,因为当初大家甚至不知道IAC是谁。”
从IAC集团2009年的销售额看,尽管北美、欧洲、南美业务分别仍占有48%、32%和13%的*,亚洲市场目前仍仅占7%的份额;但从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趋势看,IAC已经并将继续取得较好的发展机遇。
在中国市场业务持续发展的同时,IAC所制定的未来三年中国市场销售规划可谓是雄心勃勃。2010年、2011年、2012年,IAC中国市场销售额的同比发展增幅要分别达到33.8%、51.7%和43.8%,销售额将从2009年的5200万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1.52亿美元。对此,徐辉解释说:“我们是在2008年底或2009年初拿到国内主机厂的一些新项目,因此在2010年新项目投产不了,大概需要18~24个月的开发周期,所以我们真正的增长是在2011年,其中许多新项目要到2012年才能投产。”
从目前IAC在中国的客户情况来看,产品似乎主要集中配套在车型上,对于这一点徐辉有着清醒的认识。“中国的主机厂是非常分散的,一些主机厂的产量比较小,这给我们投资带来了困难。”徐辉表示,“前两年我们的策略主要是重点发展那些比较稳定的、能够支持IAC业务的一些客户,从公司的整体规划来看,是希望把基础打得扎实之后再发展相对有风险的国内主机厂客户,以期达到更均衡、持久的发展。”
北美市场整合带来机遇
自金融危机以来,一些世界的大公司都几乎退出了内饰业务,但是这些供应商的客户,尤其是通用汽车公司希望能有IAC这样的公司接手汽车内饰业务。我们在一年里大概接收了20几个这样的项目,如别克新君越的仪表板项目即是从伟世通公司接手过来的。
一般的项目我们可能有3个月的时间去调试,而这个项目我们只有一周到两周的时间去准备,因为库存有限并且这么大的零件也不可能储存很多。这种项目能够帮助我们利用剩余的产能,更重要的是,我们成为了主机厂比较信任的供应商。
其实,不于汽车领域的业务,IAC在2006年汽车市场即徘徊不前之际,也拿到了不少其他领域的项目。在公司的*产品与发展中心展示厅,即是充分利用了IAC富余的吹塑能力,从而形成了对汽车核心业务的有力补充。
别克新君越是今年1月中旬北美车展上三款荣获2010年北美*轿车的候选车型之一,IAC刚刚接手了这一车型的仪表板项目。新君越是通用zui主导的项目之一,目前我们也正在与上海通用谈这个项目,未来会对我们在中国市场的新业务有所帮助。
几项技术显示IAC能力
在参观IAC*产品与发展中心时,这里不仅有IAC各种不同的技术与产品项目展示,而且其中有许多是具有的*技术。
一般的注塑只能用一种材料,IAC工艺可以在同一个模具里,同时注入两种不同的材料或颜色。这项工艺存在一个问题,即交界的地方不可能很清楚,因为材料会流动。这种流动在模具里是控制不了的,必须在设计时做很多计算机模拟和研发,这样就可以知道用不同压力和不同温度会流动多少,流动到什么程度,要做很多前期的设计模拟。
在一项能够减少重量的工艺面前,MauriceSessel介绍:“与一般的PU发泡工艺相比,它可以减少发泡的重量,可以用同样的模具产生出不同的效果。我们做这个项目的优势是,假如有一款车要有不同的档次,可能有一款低配车型和一款高配车型,则可以在同一个模具里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可以节省一套模具。”
这是一种利用注塑材料取代发泡材料的技术。一般车门板内有一个很硬的发泡块是用于防侧撞的,这是多年来的一种成熟工艺。IAC用注塑材料取代了发泡,它有两个好处:一个是轻;另一个更重要的是,可以根据不同车型,按照车身结构以及整体设计来进行加强设计,发泡的贴合性或者说吸能量的力度没有这么强,并且它可以在设计时进行调整。更重要的它可以用电脑做一些分析,能够*地反映出整车侧撞的要求,这个在很多车型上都已经实施了。”
据悉这是用于上汽自主品牌车型的产品。它是一种由IAC自己加工的木质纤维板制成的,其好处是比较环保,重量上也有所减轻,另外由于是自然木质纤维材料,结构性比较好,强度与加工的成型方面也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在它上面可以加皮革或布,会有不同的效果,在通用别克车上就有这个产品。上汽的自主品牌车型也是用这个做的,这两款产品全部由IAC设计。
亚洲及中国市场发展步伐快速而稳健
“除了比亚迪、青年莲花、力帆等几家企业我没跑过外,其他企业基本上都去过了,目前zui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IAC整合成立不久即开始中国市场业务的徐辉说,“其实zui困难的是公司刚成立时,因为当初大家甚至不知道IAC是谁。”
从IAC集团2009年的销售额看,尽管北美、欧洲、南美业务分别仍占有48%、32%和13%的*,亚洲市场目前仍仅占7%的份额;但从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趋势看,IAC已经并将继续取得较好的发展机遇。
在中国市场业务持续发展的同时,IAC所制定的未来三年中国市场销售规划可谓是雄心勃勃。2010年、2011年、2012年,IAC中国市场销售额的同比发展增幅要分别达到33.8%、51.7%和43.8%,销售额将从2009年的5200万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1.52亿美元。对此,徐辉解释说:“我们是在2008年底或2009年初拿到国内主机厂的一些新项目,因此在2010年新项目投产不了,大概需要18~24个月的开发周期,所以我们真正的增长是在2011年,其中许多新项目要到2012年才能投产。”
从目前IAC在中国的客户情况来看,产品似乎主要集中配套在车型上,对于这一点徐辉有着清醒的认识。“中国的主机厂是非常分散的,一些主机厂的产量比较小,这给我们投资带来了困难。”徐辉表示,“前两年我们的策略主要是重点发展那些比较稳定的、能够支持IAC业务的一些客户,从公司的整体规划来看,是希望把基础打得扎实之后再发展相对有风险的国内主机厂客户,以期达到更均衡、持久的发展。”
关键词:模具
下一篇: 双绞屏蔽电缆线使用说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塑料机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塑料机械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塑料机械网,https://www.86pla.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