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机械网 塑说各地】日前,重庆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重庆市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根据《行动计划》,将分三年三步走,实现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基本建成的目标,并推出45项具体举措,确保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落地见效。
三年三步走
2020年,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全市城市建成区内50%以上的街道(镇)和全市30%以上的行政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率达到35%以上。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将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2021年,全市城市建成区内75%以上的街道(镇)和全市40%以上的行政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率达到38%以上。建成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和有害垃圾收运处置体系。
2022年,全市城市建成区内所有街道(镇)和全市50%以上的行政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率达到40%以上。在这一年,重庆将基本建成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三大工作目标
一是分类效果的刚性指标。包括按照分类示范标准开展示范的比例和回收利用率。从今年起的三年内,全市城市建成区内开展示范的街镇从50%提高到100%,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的行政村从30%提高到50%,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从35%提高到40%以上。
二是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的建设目标。三年之内,该系统的建设要从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延伸到其他区县,从局部扩展到全域,实现从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基本建成到全市基本建成的跨越。
三是具体工作计划指标。这些指标根据各区县(管委会)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变化可按年度适当调整,包括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和其他区县生活垃圾分类任务计划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市级示范村建设任务计划表等。
源头治理-末端回收齐发力,加强塑料污染治理
《行动计划》从推进全域覆盖、实施源头减量、完善分类体系、推进资源化利用、发动社会参与、完善工作机制等6个方面,清单式列出了45项具体措施,明确各行业领域垃圾分类具体任务和牵头单位,推动垃圾分类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全过程综合治理、全区域统筹实施、全社会普遍参与”。
其中,实施源头减量,重点要解决生活垃圾减量的问题,《行动计划》对源头减量措施落实了责任主体,明确了具体要求,包括推动绿色办公,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使用,减少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积极推行净菜上市,不主动提供一次性消费用品,推进“光盘行动”,持续推进邮政快递“9571”工程等。
推进资源化利用,重点解决可回收物回收网络体系不健全、无配套政策等问题。重庆市可回收物市场主体存在小、散、乱现象,玻璃、塑料等低值可回收物的资源化回收利用也缺少扶持政策。《行动计划》要求积极探索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的产业补贴机制,积极推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再生资源回收模式,加快再生资源回收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大件垃圾回收拆解设施。
本文由塑料机械网整理发布,部分资料来源:重庆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如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