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惠通科技公布2024年业绩,营业收入6.62亿元,同比增长11.84%;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9.30%;扣非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14.15%。
同日,惠通科技还公布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1.51亿元,同比增长88.88%;归母净利润811万元,同比下降38.70%。
惠通科技是一家专业的化学工程高端装备及产品整体技术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及双氧水生产领域的设备制造、设计咨询和工程总承包业务,主要为聚酯(
PET)、生物降解材料(PBAT/PBS)、尼龙(
PA、PA56)及双氧水(H₂O₂)生产线提供核心设备。
分行业看,2024年双氧水、尼龙、聚酯、生物降解材料业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41亿元、1.54亿元、0.53亿元、0.45亿元,占比分别是51.43%、23.22%、8.00%、6.74%。
分产品看,2024年设备制造业、E
PC工程总承包、设计咨询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4.31亿元、1.35亿元、0.59亿元,占比分别是65.78%、20.62%、9.04%。2024年度设备制造业务收入占比较高,主要系客户A(印尼)的大型双氧水成套设备实现交付,由于此订单金额较大(3.2亿元),从而使得本期设备制造业务收入占比大幅上升。
在生物降解材料领域,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生产装置,PBAT核心设备从2万吨提升至6万吨并规划向10万吨迈进,其PBAT/PBS生物降解材料生产线的设计年产能超过30万吨,服务客户包括长鸿高科、万华化学、山西华阳、湖北宜化等。
此外,全资子公司惠通生物总投资17.8亿元,在扬州经济开发区建设年产10.5万吨聚乳酸项目,一期3.5万吨项目2025年1月处于设备安装阶段,将加快布局聚乳酸业务领域,将业务延伸至下游的聚乳酸材料生产领域,争取2025年在聚乳酸产品制造业务领域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该项目因节能减碳获得第三批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5000万元,2024年已到账4000万元。
研发创新方面,2024年度公司循环回用聚乳酸工艺流程装置研发项目的主体设备已经研发完毕,进入实验验证阶段。另外,聚乳酸降膜蒸发器的研究开发、生物质降解塑料聚乳酸连续化中试生产装置的研究开发、PBAT酯化及其催化剂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等三个项目已经完工。
惠通科技于2025年1月在深圳创业板上市,首发募集资金4.02亿元,募集资金主要投向技术研发中心(惠通研究院)项目、高端化工装备生产线智能化升级技术改造项目。
惠通科技对行业的判断
尼龙领域:尼龙66行业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阶段,尼龙66和尼龙56产能扩张驱动力来自于技术突破以及国产替代,目前处于产能扩张期,由于前期市场规模不大,发展基数较低,且技术突破以及国产替代动力强劲,预计本轮产能扩张持续时间较长。
生物降解材料领域:目前处于产能快速扩张后的调整阶段,经历政策驱动下的扩产后,行业进入技术优化与产能整合期,行业周期主要受政策性主导的影响。短期产能过剩引发价格竞争,不过从长远来看,在政策持续加码与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拥有全产业链协同优势的企业将脱颖而出,加速推进可降解塑料对传统塑料的替代进程,开辟广阔的市场增长空间。
双氧水领域:双氧水行业将呈现多维度的发展态势,电子级双氧水受益于半导体国产化战略政策支持,当前处于局部产能过剩与高端化转型并行期。未来,行业破局的关键在于推进技术革新,包括研发高纯度电子级产品、推广流化床生产工艺。政策驱动和绿色化趋势将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具备技术优势和一体化布局的企业更具竞争力。
聚酯领域:聚酯行业当前处于产能过剩与绿色转型并行阶段,受“双碳”政策驱动,行业向再生聚酯、生物基聚酯等高端化、低碳化方向加速转型。在政策红利(绿色+产业升级)与战略创新(高端+循环+全球化)双轮驱动下,聚酯行业将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提升”,以技术壁垒和低碳优势重塑全球竞争力。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