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美国化学回收公司Brightmark因未能偿还其印第安纳州热解工厂债务,导致该子公司陷入破产境地。这一事件不仅未削弱废塑料化学循环行业的发展势头,反而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弯道超车的重要机遇。
事件详情
技术经济性不足,公司运营陷入困境。早在2019年,Brightmark印第安纳州工厂就完成了2.6亿美元的融资,其中包括1.85亿美元的绿色债券。同年,该公司破土动工建造了这座工厂。到2020年年中,印第安纳州的工厂已投入运营,并开始进行物料试运行。至2024年中期,该工厂每年的处理能力为2亿磅,但自四年前开业以来共处理了400万磅。由于技术原因工厂仅按照5%的产能运行,项目经济型不足无法支持工厂运营,最近的财务困境即与2019年的融资有关。
4月23日,该公司宣布有意向在佐治亚州投资9.5 亿美元,计划在托马斯顿建造一个占地250万平方英尺的循环中心,每年可重新利用超过40万吨塑料,将其转化为新的循环塑料产品,Brightmark 表示该项目不会受到印第安纳州破产申请的影响。
观点
Brightmark工厂破产仅是全球产业探索期的阶段性个案,并未撼动废塑料化学循环行业的底层发展逻辑。科茂化学回收研究院认为,该事件反而暴露了欧美早期项目在技术稳定性与商业经济性上的深层短板,而中国正以十年技术积淀为基石,在全球竞争中开辟出“规模化领跑”的新路径。
国内企业通过十余年持续研发投入,已在核心工艺上实现全球领先。当前,多个标志性在建项目正成为行业信心的“压舱石”:如中石化新疆塔河3.5万吨/年废弃地膜连续热裂解项目、科茂环境山东60万吨/年化学循环灯塔工厂、惠城环保广东揭阳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
从全球范围来看,化学循环全球大市场在中国。其一,得益于中国的人口体量,坐拥全球大的塑料
原料体量、市场集中度。其二,随着中国垃圾分类、无废城市以及垃圾资源化等政策施行,塑料这一放错地方的资源将会得到高效利用。其三,物理回收难以处理薄膜类塑料,化学回收将成为塑料垃圾减量化、无害化甚至资源化绕不开的解决方案。
当化学回收成为全球竞争的 “必争之地”,中国已凭借十年技术积淀与市场纵深,握稳了领跑全球的 “入场券”。这是一场碳减排、循环经济的攻坚战,更是中国新质生产力引领全球发展的新机遇——期待更多利益相关方乘势而入,共同书写中国引领全球化学循环的新篇章。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