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塑料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谷歌与材料科学巨头陶氏公司近日宣布达成一项开创性合作,旨在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破解薄膜和软包装塑料回收的技术瓶颈。这一合作预计每年可助力处理多达 7 万吨当前几乎无法回收的塑料废弃物,为构建循环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难题:95%的软包装塑料被填埋
软包装广泛用于日常消费品包装,如麦片、宠物食品、薯片等。这类包装多由多层塑料、金属薄膜或纸张复合而成,虽能高效阻隔空气与水分,但正是这种复杂性,导致其几乎无法通过传统手段分类回收。当前,美国路边回收项目普遍不接收这类塑料,导致其回收率不足5%,约95%最终被送入垃圾填埋场或焚烧。
解法:AI“看见”塑料的分子结构
面对这一挑战,谷歌旗下专注前沿技术开发的创新实验室 X(俗称“登月工厂”)启动了循环经济领域的“登月计划”。该计划利用谷歌构建的庞大塑料数据库、结合机器学习与分子视觉技术,训练AI系统在毫秒级速度内识别出塑料包装的分子组成,并进行高精度分类。
陶氏的材料科学能力成为这一系统的重要支撑。通过双方合作,目前已实现了概念验证阶段的技术突破:AI不仅能够识别复杂材料的种类,还能预测其成分比例,这为回收中心自动分拣及高质量再生
原料的生产创造了新可能。
实战:试点项目在俄勒冈州落地
目前,该系统已在美国俄勒冈州的一个回收试点中上线测试。
传感器结合AI算法,对塑料流进行实时分子级识别和分拣,使回收效率和准确率显著提高。陶氏则通过旗下 Pack Studios 提供实际材料样本和应用数据,协助优化AI算法,提升其实用性和泛化能力。
此外,陶氏不久前收购了塑料回收公司 Circulus,进一步强化了其在回收基础设施方面的影响力,为此次AI系统的实际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将陶氏在材料科学方面的深厚积累与谷歌先进的AI技术相结合,我们希望彻底改变塑料回收的方式。”陶氏包装和
特种塑料全球可持续发展总监张涵表示。谷歌X实验室方面也强调:“我们对初步成果感到鼓舞,未来几个月将与陶氏持续深化合作,推动系统的商业化和规模化应用,实现软塑料真正的闭环循环。”
(资料来源:Google,Dow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