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之密“全球化样本”亮相第五届压铸CEO年会暨有色铸造轻量化论坛

2025-05-22 09:41:30 来源:伊之密 阅读量:617 评论
分享:
  5月20-23日,“第五届压铸CEO年会暨有色铸造轻量化论坛”在天津隆重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铸造协会主办,中国铸造协会压铸分会、中国铸造协会低压铸造分会、中国铸造协会挤压铸造工作委员会、中国铸造协会半固态工作委员会等单位承办。
 
  作为业内极具影响力和关注度的重要平台,本届论坛以“铝创佳绩 镁好未来”为主题,涵盖有色/轻量化产业全球发展态势及市场趋势分析、低压/差压/挤压及半固态等先进技术交流、企业家对话等多个板块。论坛聚焦行业前沿技术、探讨市场热点议题、引领产业创新方向,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铸造协会作为连接压铸行业上下游的重要纽带,积极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持续发挥资源整合与产业升级推动作用。本届论坛得到国内外多家知名压铸企业的鼎力支持。其中,伊之密作为特别支持单位参与了本次论坛,并被主办方授予“特别支持单位”荣誉牌匾。
 

企业家对话

 
  全球化战略的伊之密样本
 
  5月21日下午,在“企业家对话”活动中,伊之密董事长兼总经理甄荣辉先生以伊之密为例,分享了企业全球化布局的见解。他提到,伊之密采取了多元化的全球化战略,这包括在印度、墨西哥等新兴市场建立生产工厂,以便更有效地服务当地客户并降低物流成本。此外,伊之密通过收购美国百年品牌HPM,快速融入目标市场,获取先进技术和市场份额。
 
  在讨论到全球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时,甄荣辉先生指出,文化差异和贸易壁垒是两大主要问题。对此,伊之密通过加强与当地合作伙伴的沟通与合作,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法律法规、文化习俗以及消费者需求,从而有效规避风险。同时,伊之密注重建立灵活的供应链体系和成本控制机制,以应对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
 
  针对压铸企业是否必须海外设厂才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问题,甄荣辉先生认为海外设厂并非唯一选择。他建议企业要根据自身资源和市场定位,灵活选择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在进行国际化布局时,企业应注重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以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企业还应关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满足全球客户的需求。
 
  甄荣辉先生的见解展现了伊之密全球化战略布局的灵活性和前瞻性。通过多元化的市场进入策略、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持续的技术创新,伊之密在全球压铸行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他的分享为其他压铸企业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伊之密之夜
 
  技术协同与创新引领
 
  5月21日晚上,“伊之密之夜-2025压铸CEO特邀晚宴”隆重举行,现场流光溢彩,掌声簇拥。
 
  伊之密董事副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压铸机事业部总经理周俊博士在晚宴致辞中,首先对中国铸造协会搭建交流平台表示感谢,并对今年论坛的主题“铝创佳绩 镁好未来”进行了解读。他指出,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轻量化技术已成为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并特别强调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为铝合金、镁合金材料带来了万亿级市场机遇。
 
  在轻量化领域的探索中,伊之密取得了三大创新成果: LEAP 系列超大型压铸机实现了 9000 吨级量产,并持续突破吨位上限;NEXT²两板机凭借精准控制系统重塑了压铸精度标准;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领域完成全产业链技术突围。自2009年启动研发以来,伊之密成功打破国际垄断,半固态镁合金技术储备已覆盖300T-8000T全系列机型。其中,3200T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机已实现上汽集团电驱壳体的量产,并与星源卓镁达成 5000T战略合作,充分彰显了国产装备的全球竞争力。
 
  面对产业变革机遇,周俊博士呼吁行业构建协同创新生态,强调伊之密将持续聚焦金属成型技术前沿,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全产业链升级。致辞最后以"产业变革孕育新机"收尾,号召行业同仁把握轻量化趋势,以创新合作共绘发展蓝图,展现了中国压铸领军企业的技术自信与开放胸怀。
 
  在觥筹交错的晚宴现场,中国压铸产业正以创新为帆、协同为桨,驶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未来,伊之密压铸机将秉持“快速响应、敏锐洞察、坚韧攻坚、永续创新”的进取精神,书写中国压铸全球化发展的新篇章。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产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