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渔具渔网回收断点 掘金全链条千万蓝海,海洋塑料治理协作组工作会顺利召开

2025-06-11 10:11:21 来源:废塑料新观察 阅读量:20289 评论
分享:
  2025年6月4日,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和循环再生利用产业创新协作组工作会在山东荣成顺利召开。协作组由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与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CPRRA)联合发起,由多个单位共同组成,成员涵盖行业协会、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以及公益组织等。
 
  本次会议旨在汇聚行业力量,共同探讨海洋废弃塑料和废旧渔网具的回收处理与循环利用,促进海洋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韩布兴院士、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李杰人会长、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陈俊青、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张勋等协作组成员代表参与本次会议。
 
 
  在本次会议上,CPRRA陈俊青副会长发表了重要演讲,为推动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与循环再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方向。
 
  洞察现状,剖析挑战
 
  陈俊青副会长深入剖析了我国塑料回收循环利用产业的现状。他指出,截至 2024 年底,已公告 8 批次 129 家符合废塑料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合计产能超过 900 万吨,但占比社会废塑料资源量仅约 45%,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但产业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前端回收体系不完善、回收成本高、再生经济性低、政策责任界定不明、追溯体系缺失、标准认证不完善以及市场消费者认知不足等。
 
  他强调,过去政策多着力于后端治理,如今产业正向全链条、系统性治理转变。未来,行业发展将呈现劳动密集型向规范化等转变、产业链整合与技术升级等趋势,废塑料企业也有望建立自主碳减排方法学。
 
  他指出,我国最新政策导向强调推动绿色转型、加强国际合作、发展循环经济,并实施产品可回收再生设计等具体措施。协会正积极构建塑料可回收再生设计和再生塑料追溯标准体系。
 
  聚焦标准,助力突破
 
  陈俊青副会长着重阐述了构建海洋塑料及废旧渔网具追溯标准体系的关键意义与实践路径。
 
  他指出,海洋垃圾已成为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中国作为渔网及养殖网生产大国,亟需加强相关治理。目前,市场存在海洋塑料来源不明等问题,需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明确原材料回收来源、再生生产过程及使用改性方式,填补行业需求,引导企业规范化生产。
 
  在构建追溯体系方面,陈俊青副会长介绍了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发布的两项团体标准:《塑料回收再生及塑料产品中再生塑料含量的可追溯性要求第1部分:消费后再生塑料》及《塑料回收再生及塑料产品中再生塑料含量的可追溯性要求第2部分:海洋塑料》,涵盖原材料回收、生产及使用改性全程追溯原则,包括监管链模型选择等内容,通过构建完善的追溯体系,可推动海洋塑料高值化应用及产品市场开发。
 
  “以旧换新”:建立渔具网具闭环回收体系
 
  2025 年 9 月 4 日,由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携手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发起举办的 “海洋塑料污染防治论坛” 将在浙江・宁波・宁波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聚焦 “以旧换新” 建立渔具网具闭环回收体系,汇聚行业协会、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共商解决方案。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产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