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ABS制品实用电镀着色工艺

2009年10月30日 11:37来源: >>进入该公司展台人气:2140


近年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因其质量轻、耐腐蚀性能优良、隔热电绝缘、并易于压制成型出形状复杂性的器件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ABS经加工后,表面往往存有压制印迹而影响美观和使用,通过对其表面进行电镀着色既可改善外观又能延长使用寿命,经电镀着色的ABS制品还可以替代部分有色金属和轻金属制品。

ABS制品的表面预处理

去应力

塑料成型时易形成内应力而使电镀层结合力变差,用冰乙酸浸渍法和溶剂浸渍法可检查ABS制品是否存有内应力。对存有应力的制品可采用退火处理或整面处理以消除内应力。退火处理是把ABS制品加热到热变形温度以下,即60~75℃ ,保温2~4h。为了减少设备投资.

除油

ABS制品表面常沾有油污、手汗和脱模剂等,它们会使其电镀涂饰层附着力变差,产生龟裂、起泡和镀层脱落等现象。对ABS制品通常用汽油或酒精清洗,然后进行化学除油。化学除油配方及工艺参数如一2所示。待化学除油后,应*清洗残留在ABS工件表面的碱液,先采用温水清洗后再用自来水清洗。

粗化

粗化的目的是提高ABS制品的表面亲水性和 形成适当的粗糙度,以保证其镀层有良好的附着力。它是决定镀层附着力大小不一的zui关键工序。就提高镀层附着力而言,化学浸蚀粗化法>溶剂溶胀粗化法>机械粗化法。

粗化处理后先用自来水清洗然后用5%~10%的盐酸溶液进行浸蚀,再用自来水清洗。

敏化

ABS制品为绝缘体,表面电阻一般在1×1013Ω左右,无法直接电镀,需先敏化、活化、化学镀后再施以电镀。敏化是使粗化后的工件表面吸附一层富有还原性的二价锡离子型活化处理时将银离子还原成有催化.

敏化处理后先用自来水清洗后再用蒸馏水清洗。

活化

除化学镀银可在敏化后直接进行外,其作的化学镀均必须在活化后进行。活化处理是使ABS制品 活化处理后用蒸馏水清洗2~3次。

还原处理

通过还原处理一方面可以提高ABS制品表面的催化活性,加快化学镀沉积速度,另一方面还能除去残留在ABS制品表面的活化液,防止将它带入化学镀液中引起溶液分解。

还原处理后用自来水清洗。

ABS制品的化学镀铜

对ABS制品进行高稳定性化学镀铜工艺需使用A、B两组液的混合液。

A液:用少量水溶解酒石酸钾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并稀释到1L,过滤后待用。

B液:用少量水溶解硫酸铜及氯化镍,过滤后加入甲醛,并稀释到1L,待用。

操作注意事项如下:

(1)温度 温度过高时,沉铜速度快,溶液易分解,沉积层疏松粗糙;温度过低时,沉积速度过慢,易出现局部无沉积层,一般控制在25~30℃为宜。

(2)pH pH值对沉积层的质量关系很大,一般混合液的工作pH值宜控制在12~13范围内,若pH值太高,则沉积层不光滑、粗糙且有黑色粉末;而pH值太低时,则沉积效果差。

(3)其它 实施镀铜时使工件在混合液中晃动,以利于气体的排除;加有甲醛液的混合液易分解,应充分利用;不宜存放时间太久,基暂时不用,可将溶液过滤,用稀释将pH值调至9~10,即可基本抑制还原反应,使用时再用氢氧化钠调回至工作规定的范围。

ABS制品的电镀酸性光亮铜工艺

对ABS制品电镀酸性光亮铜的配方及文艺要求同一般电镀,起镀时电流密度要稍小一些,待整个工件表面均覆盖一层光亮铜后再调至工艺要求的电流密度,要求镀层厚度在20μm以上。电镀酸性光亮铜之后用自来水清洗。

4 ABS制品涂饰处理工艺

ABS制品着色后清洗晾干,擦涂上光腊,布轮抛光,经检合格后,即为合格品。

ABS制品经采用上述配方及工艺进行电镀、着色处理后,在获得优雅外观的同时,可极大地延长其使用寿命,有效提高其综合性能。这些技术均已在生产实践中获得成功应用。
  • 凡本网注明"来源:塑料机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塑料机械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塑料机械网,https://www.86pla.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