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IPB 2025粉体展将于8月6-8日在 【详细】
-
2
在聚合物加工技术领域具有丰富 【详细】
-
3
东华机械再创佳绩!我司自主研 【详细】
-
4
Braskem此次推出的I'm green E 【详细】
-
5
近日,GAF2025紧固连接系统技 【详细】
-
6
5月20-23日,“第五届压铸CEO 【详细】
-
7
2025年5月20日,波兰凯尔采国 【详细】
-
8
伊之密联合当地代理JASZTAL ZH 【详细】
-
9
5月20日-23日,由中国铸造协会 【详细】
-
10
马来西亚吉隆坡METALTECH机床 【详细】
-
11
2025年5月12日至15日,沙特利 【详细】
-
12
东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智造引 【详细】
PC奶瓶别用蒸锅消毒
含BPA塑料奶瓶有害健康的消息让婴儿家长恐慌:继加拿大政府禁售含BPA的婴儿奶瓶后,美国一地方议会近日也投票通过法令,禁用含BPA的婴儿奶瓶及带吸管的杯子。紧随其后的则是一些企业的动作:美国已有6家公司表态将不再生产含双酚A的婴儿奶瓶,这些公司生产的婴儿奶瓶在美国占一半以上*;美国沃尔玛公司也宣布从今年初开始销售不含BPA的奶瓶。
记者走访京城多家商场、超市的婴儿用品柜台,发现各品牌的奶瓶均没有明确标识是否还有BPA,而销售人员则表示:多数婴儿奶瓶都含有BPA成分。
争论声音 是否有害仍无定论
BPA是指双酚基丙烷,常简称为双酚A,是常用的化工原料,塑料奶瓶、饮料瓶等塑料容器及包装物中大多含有该物质。
BPA是否危害健康尤其是儿童健康的争论由来已久。美国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医学院的帕特里夏·亨特博士早在2003年就发现,在对实验鼠进行的实验中,BPA可导致其染色体异常等病变,并就此向消费者发出警告。但这一结论当时遭到了生产厂家的一致否认。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也曾于去年发布研究报告称BPA是安全的。
不过,随着针对BPA研究增多,“BPA有害论”的观点渐占上风。陆续有研究发现BPA可能导致更多的健康威胁,如内分泌紊乱、少女早熟、肥胖,甚至有研究称该物质可能增加前列腺癌及乳腺癌风险等。研究证明:含BPA的塑料制品一旦加热或接触高温液体,就会迅速释放诱发癌症的有害物质。
记者走访市场后发现,目前国内销售量较大的几个奶瓶品牌的外包装上都没有明确标注是否含BPA,只标明“高品质塑胶制造”。但在记者询问时,销售人员说几乎所有的塑料奶瓶都含有此类成分。
厂家观点 含量符合标准
BPA有害的消息甚嚣尘上,但不少厂家依然坚持BPA是安全的。记者采访的婴儿奶瓶生产厂家均表示自己公司生产的含BPA成分奶瓶暂无撤架计划。
3月11日,布朗博士中国总代理科蕾吉贸易有限公司的古承认,该品牌的PC奶瓶含有BPA成分,但含量非常少,在国内是达标产品。古还称,目前对BPA有无健康危害尚无定论,所以公司目前也不会对此采取措施。她还透露,目前市场上90%的塑料奶瓶都是PC材料的,也就都含BPA。
贝亲婴儿用品上海有限公司销售部汤3月13日也承认,贝亲的PC奶瓶里含有BPA,但他称该品牌奶瓶的BPA成分含量要低于标准,不会致癌。同时他也表示,目前还未接到相关通知,暂时不会采取动作。他还称,贝亲的产品选择比较多,“不像新安怡,基本都是PC奶瓶”。
新安怡公司的所有者——荷兰飞利浦公司消费者寿命部的发言人沙洛尼·杰纳斯特表示,宁愿让消费者自己做出决定。虽然该公司没有发出公开告示,但已通知零售商从2008年12月31日后不再接受聚碳酸酯婴儿奶瓶的订单。但目前该公司并没有将聚碳酸酯婴儿奶瓶撤架。杰纳斯特称, 如果消费者没有让奶瓶在微波炉里熔化,“我们认为它就不会存在BPA的问题。”
专家建议 玻璃奶瓶更安全
专家指出,识别是否是含有BPA的塑料制品,可以看瓶身或者塑料制品的底部是否有一个三角形的环保回收标志,如果三角形中的数字是7的话,就一定含有BPA。因为只有在高温情况下才有可能释放出双酚A,所以正确消毒PC奶瓶非常重要。
北京东四妇产医院儿科主治医师付小青建议家长尽量用玻璃奶瓶,用塑料奶瓶的话,给奶瓶消毒时温度不要超过100℃,要用专门的消毒锅。有的家长习惯用蒸锅给奶瓶消毒,但蒸锅的温度超过了100℃,此时PC奶瓶中的BPA会溶出更多,因此不宜用蒸锅消毒。
另外,由于塑料奶瓶在反复使用消毒后会磨损老化,此时溶出的BPA也会增多,因此医生提醒家长奶瓶zui多用8个月到一年。
更多资讯:
怎样选择塑料模具材料/
挑选雨刷器的注意事项/
上一篇:快速发展的激光焊接技术研究
- 凡本网注明"来源:塑料机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塑料机械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塑料机械网,https://www.86pla.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