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陶粒的生产过程一般分为五个阶段,生料制备、烘干、预热、焙烧以及冷却。页岩原矿经颚式破碎机破碎,破碎后过筛,选择3mm——5mm粒径颗粒作为生料,然后将生料送入电炉预热,预热完毕立刻送入已经处于目标温度的电阴炉中焙烧,焙烧完毕后,室温冷却得到陶粒。
岩生料的烘干、预热、焙烧、冷却时间及温度选择称之为陶粒的焙烧制度,研究陶粒焙烧制度是陶粒焙烧研究的主要内容。陶粒制备过程中的各因素都会对陶粒的质量产生影响,下面将分别介绍陶粒制备过程中各因素对陶粒成品各项性能的影响。
目前我国粉煤灰陶粒的生产设备都采用的是工业回转窑。圆筒形的主窑体与水平呈3°左右的倾角放置在托滚上。物料在高的一端进入窑内,在窑体做回转运动的作用下,物料从高处(窑尾)滚落至低处(窑头),同时,在窑头处,高压风机将煤粉(或天然气等其他燃料)喷入窑内,并使其充分燃烧,产生的热量使物料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产生膨胀现象,冷却后既为陶粒。
原料(粉煤灰+定量的外加剂)混磨—制粒—烧胀—堆放—运输(装袋)生产粉煤灰陶粒宜采用双筒回转窑,即窑体的预热段和干燥段可单独控制其转速,以便根据原料的状态控制其预热时间。黏土陶粒近年来由于受到土地资源的限制,在某些地区已被禁止生产和使用。但有些地区可以利用河道淤泥、废弃山土等进行生产。
陶粒设备工艺过程为原料搅拌—制粒—筛选—烧结—堆放—运输(装袋)在操作中应注意了望,防止物料在窑内结团而影响质量。
1、容重小,降低建筑自重。容重一般在500-1000kg/m3,能浮于水面,仅为实心粘土砖的1/4,空心砌块的1/2,可减轻墙体负荷50-60%,建筑自重减轻20-30%,施工速度快,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及建筑造价。
2、显著的保温隔热性能,大大降低建筑能耗。其导热系数为0.08-0.27w/(m.k),是粘土砖的10倍,冬暖夏凉,大大减少空调运行时间,节约电耗30-50%,是实现建筑节能的*墙材。
3、优良的吸音隔音性能。免蒸发泡砖的多孔结构让其具备了良好的吸音,隔音性能,240mm厚墙隔音量从180 dB降至58dB,*可达到共墙分户的隔音要求。
4、抗冲击强度高,能承受30公斤沙袋落差0.5公斤的摆动冲击三次不出现贯裂纹。
5、单点吊挂力可承受1000N,二十四小时不出现贯裂纹。
如果你想购买该产品请给我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