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机械网 热点关注】11月18日,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常务副会长王旺在第三届CGF中国日表示塑料污染物污染环境的真正问题是塑料泄露,只有定义了真问题才有真答案,以“塑料泄露的原因与对策”为主题发表演讲。
塑料泄露的9个原因
1、经济因素
2个低成本:使用、废弃成本低
2个高成本:回收、再生成本高
产品成本不完整,使用、废弃成本低,没有包含回收处置的成本;回收、再生成本高,废弃成本相比回收再生成本忽略不计。
2、技术因素
可回收性设计空白,是回收成本高、再生成本高的核心因素。产品设计仅关注功能性不关注回收性,单一材质化只是理念,例如外卖餐盒、快递包装都是复合材质,很难形成闭环。可回收性设计是一个很大的体系,既有单品种的可回收性体系,又有每个细分应用领域系统的可回收性设计,例如地膜、餐饮包装、软包装等。
美国塑料回收协会(APR)从2009年开始对易于回收的塑料包装进行认证,明确出从塑料制品的七个方面来衡量塑料包装等塑料制品的可回收性,包括基础树脂、阻隔层/涂层/添加剂、颜色、尺寸和形状、封口和分配器、标签/油墨/粘合剂、附件,APR开发出全套的测试方案证明塑料制品的设计是符合生产高品质再生料的需求,塑料品种覆盖PET、HDPE、PE薄膜、PP、PVC、EPS、PS、PLA等品种(目前针对新的创新包装还在持续更新)。
APR的塑料可回收性设计指南在美国运行10多年,已被绝大多数塑料包装生产商、品牌商接受、认可,并以APR塑料可回收性认证作为供货商的基本要求。2018年,欧洲塑料回收协会(PRE)采纳APR的塑料可回收性设计指南,将其转化为符合欧洲的标准认证体系,命名为RecyClass。
2019年,CPRRA、CSPA与APR签署合作备忘录,将APR的《塑料可回收性设计指南》引入中国,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
CPRRA、CSPA于 2020 年 7 月 15 日启动了《塑料可回收性设计指南》系列标准的编制工作,减少乃至于杜循环再生流程不友好材料的使用,促进塑料闭环。
3、消费者因素
每个人都是消费者,应建立消费后废弃的行为引导和规范,消费者参与是构建塑料闭环的关键。
4、市政设施因素
中国垃圾分类刚刚开始,在垃圾分类的小区,可回收垃圾是一个垃圾桶,其他垃圾是三个桶,垃圾与可回收物收纳设施是3:1。
5、监管和明确责任难
塑料产业有超长的产业链,涉及每一个企业、每一个消费者,监管难、明确责任难,这是塑料泄露的重要原因。只有明确责任,承担责任的人才会把相关责任传递给上下游企业。
6、再生材料的使用不是必须
用多少新的塑料,就产生多少旧塑料。我们都用新料,旧料谁来用?再生材料回收再生的成本远超新料,再生材料的使用靠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不强制使用,就没有动力用再生材料。
7、回收再生行业非支持性税收
从事回收再生行业的企业,在没有其他进项的背景下,增值税只退50%和所得税按照90%计征,整体上这是非支持性政策。
8、对塑料污染根本原因的认知混乱
对问题认知的混乱导致了措施的混乱,现在社会上普遍不能清晰界定塑料污染问题的核心是塑料泄露问题,部分政策措施可能让问题更复杂。只有正确的定义问题、认识问题才能正确的解决问题。
9、对塑料产品管理系统缺失
在塑料的设计、生产、流通、废弃、回收、再生的整个体系上,缺乏完整的标准、认证、政策、法律制度。
解决塑料泄露的技术与政策方案:联合国环境署和麦克阿瑟基金会刚刚发布的评估报告《新塑料经济》是社会解决塑料污染物泄露的1.0版,CPRRA/CSPA发布解决塑料泄露技术和政策战略是2.0版,是中国协会面对塑料污染问题给出的答案。
解决塑料泄露技术路线2.0(5项技术)
1、消费前易回收体系
可回收性设计标准
实验室检测
可回收性认证
回收方法标签
2、难回收物回收体系建设
与市场化回收相配合
多方联合运作
3、新技术与新装备
化学回收
拉伸流变
三维力剪切
4、再生材料评价应用
标准建设(非食品级/食品级)
再生料含量认证
海洋塑料认证
5、塑料对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数据统计体系建设
细分产品环境影响评价
政策措施效果评估
解决塑料泄露政策路线2.0(6大政策)
1、外部成本内部化
增加塑料使用成本、废弃成本
降低回收、再生成本
2、强制可回收性设计
标准(材质+应用领域)
认证(+国内)
3、细分领域的EPR制度
政策供给先行
明确责任主体
责任由主体向利益相关方传递
消费者责任需明确
4、回收设施,回收网络,回收机制建设
5、升级再生材料应用市场
强制使用再生料(食品/非食品)
行业免税
6、形成全社会对塑料泄露根本原因及解决方案的共识
结论
塑料循环再生行业重大变革
第1次重大改革:2017年4月18日,中央深改组第34次会议《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导致废塑料贸易体系的全面变革,加上《巴塞尔公约》附件的修正,导致废物体系出口的变化。从2017年开始,废塑料泄露问题不再仅仅是关注,而是变成了热点。
第2次,2个重大改革:
2019年9月9日,第10次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
2020年9月2日,第15次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若干意见》
中国防治塑料泄露的整个政策与制度环境正从1.0向2.0演化,国家的改革是改革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海南的全降解塑料解决方案,政府本来是规则的制定者,变成了政府决定使用什么材料,违背了自然的规律。重大改革就是全面重建,重建成本结构、重建认知、重建政策、重建法律体系、重建人与塑料的关系、重建人与废弃物的关系、重建废弃物与自然的关系,系统的重建后变成塑料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全面重建。
解决塑料泄露问题的哲学意义:人类是否能解决自己制造的问题?
悲观的答案是:我们永远也不可能解决问题,只能更加快速的制造问题。
乐观的答案是:把社会问题和社会需要转化为可以盈利的商业机会。(德鲁克,1984)
重大改革就是全面重建,人类是否能解决自己制造的问题?CPRRA/CSPA解决塑料泄露技术和政策战略2.0的发布,将开启塑料污染治理的新篇章。
解决塑料泄露技术和政策路线2.0版发布,意味着3.0版开始编制,期待听到您的声音,共同为3.0努力。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