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报道显示,印度政府宣布对来自中国内地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塑料加工机械(
PPM)正式征收27%至63%不等的反倾销税,分别如下:中国大陆为CIF0%-63%,中国台湾地区为CIF0%-53%。
从公告来看,涉案产品为各种塑料加工机械或注塑机,其夹紧力不小于40吨且不大于1500吨,半散件组装(SKD),全散件组装(CKD)或半散件组装和全散件组装结合。
据了解,早在2024年3月29日,印度商工部就发布公告称,应印度塑料机械制造商协会(Plastics Machinery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of India)提交的申请,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塑料加工机械发起反倾销调查。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印度,近年来还有多个国家也对我国塑料加工机械及相关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征收反倾销税。如土耳其在2019年8月4日,对原产于中国和泰国的塑料安抚奶嘴、塑料奶瓶和吸奶器等母乳喂养及其护理用品启动反倾销调查。随后在2020年8月对涉案产品以到岸价(CIF)分别征收12%和26%的反倾销税,有效期为五年。此外,土耳其还在2020年对中国的注塑机征收反倾销税。
巴西在2007年9月对原产于中国和韩国聚氯乙烯树脂启动反倾销立案调查。2013年8月29日,巴西对原产于中国和韩国的聚氯乙烯树脂进行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立案调查。而在2019年,巴西又对中国的
PVC树脂等塑料
原料征收反倾销税……
目前,以上举措已引起行业广泛关注。分析人士认为,加征反倾销税对我国将削弱我国注塑设备企业价格优势,并提高研发成本并加剧竞争。未来,如何在贸易摩擦背景下稳住供应链、控制设备成本、提升国产替代能力,将成为行业下一阶段竞争的关键。
对此,笔者也咨询了deepseek,其提出了多项建议。如可以通过拓展多元化市场、技术升级、海外布局等方式来破局。在市场多元化方面,可以加速开拓东盟、中东欧等政策友好地区,规避高关税市场;在技术升级方面,通过创新积极开发节能、智能化设备,符合国际环保标准(如CE、UL认证)。此外,还通过合资或并购在目标国设厂,如金发科技就在马来西亚建立了再生塑料基地。
总的来说,反倾销税短期内将加剧我国塑料加工机械及再生塑料企业的出口压力,但长期看将推动行业技术升级和全球化布局。未来,相关企业需结合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向高附加值、绿色化方向转型,才能更好的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常态化趋势。
注:本文由塑料机械网(www.86pla.com)整理发布,资料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deepseek。本站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并且郑重提示所有阅读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的参考意见和依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