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OECD发布报告Monitoring trade in plastic waste and scrap 2025(《塑料废物和废品贸易监测报告2025》),深入分析了2023年全球塑料废物贸易的最新态势。通过详实的数据和严谨的分析,揭示了塑料废物贸易的规模、流向、政策影响以及潜在的环境风险,特别是OECD国家在其中的角色与动态,旨在为全球塑料废物管理及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全球贸易持续萎缩,区域化趋势增强
报告指出,2014年至2023年期间,全球塑料废物和废品贸易量近乎腰斩,这一变化与2018年中国实施“国门利剑”政策密切相关,该政策大幅收紧了废旧塑料进口限制,直接导致当年贸易量骤降。
2023年全球塑料废物贸易量较2022年下降3.4%,延续了长期下行趋势(图2.1)。中国曾是全球最大进口国,2017年进口量达940万吨,但2018年政策收紧后骤降至约100万吨。此后,东南亚国家成为主要替代目的地,但马来西亚、越南等国随后也出台进口限制,进一步压缩了全球贸易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区域内部贸易的重要性显著上升。
图2.1 按出口目的地类型划分的全球废塑料趋势
2014 - 2023年(上图)及2018 - 2023年(下图)按目的地类型报告的HS 3915(塑料废料、边角料及废品)年度出口量
2023年,欧洲OECD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占全球总量的近一半,北美地区的美国和加拿大双边贸易也占据重要份额(图2.3)。这一现象表明,区域贸易协定和共同监管框架对塑料废物流动的影响日益增强。
图2.3 2023年全球塑料废物和废品贸易流向
2023年按目的地类型报告的HS 3915(塑料废料、边角料及废品)年度出口量
OECD国家贸易顺差反弹,出口目的地引担忧
尽管OECD国家长期呈现贸易顺差缩小趋势,但2023年出口量微增、进口量下降,导致顺差扩大至150万吨(图3.1)。报告指出,部分OECD成员国仍将大量塑料废物出口至非OECD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地区。
图3.1 OECD出口和进口的发展及其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
各国报告的HS 3915(塑料废料、边角料及废品)年度出口数据
关键出口目的地:2023年,马来西亚(61万吨)、越南(27万吨)和印度尼西亚(27万吨)位列全球前五大进口国。日本是主要出口国,其90%的塑料废物流向非OECD国家,其中马来西亚占其出口量的33%(图3.4)。
图3.4 2023年经合组织国家出口目的地
经合组织成员国报告的HS 3915(塑料废料、边角料及废品)年度出口量
质量差异:OECD国家间贸易的塑料废物单位价值(美元/千克)高于对非OECD国家的出口(图3.7)。尽管2021–2022年全球树脂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使价值指标普遍提升,但这一内外差距暗示,向经合组织国家输送的废料平均质量或更高,而输往非经合组织国家的废料质量相对偏低。
图3.7 经合组织成员国每单位体积塑料废物和废品出口的贸易价值
2020 - 2023年经合组织成员国间贸易以及对非成员国出口的每公斤贸易价值(以美元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