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汪军:欧美澳塑料策略对我国治理塑料污染提供的借鉴

2021-05-14 09:24:40 来源:废塑料新观察 阅读量:16169 评论
分享:

导读:在塑料污染治理上,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在行动逻辑上,它们遵循了一条“禁-防-清”的路线。在目标实现执行上,从价值链、政策、技术层面着力,为我国塑料污染问题提供新的治理思路。

  【塑料机械网 塑说各地】当下,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全球公害,其本质是塑料对环境大规模大范围的泄露, 治理塑料污染时不我待。在塑料污染治理上,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在行动逻辑上,它们遵循了一条“禁-防-清”的路线。在目标实现执行上,从价值链、政策、技术层面着力,为我国塑料污染问题提供新的治理思路。
 
  当然,国情不同,业态有差异,国内的许多再生设备、逆向物流、产品数字追踪和互联网应用以及大数据采集技术方面都不落下风。我们需要做得是:学习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塑料污染治理上,新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方面的实践,再加上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塑料污染治理之路。
 


欧美澳塑料问题行动计划
 
  欧盟:
 
  2018年1月发布的《循环经济中的欧盟塑料策略》(“An European Strategy for Plastics in a Circular Economy”),2019年12月发布的《欧洲绿色方案》(“European Green Deal”)以及2020年3月出版的《循环经济行动计划》(“Circle Economy Action Plan”)。
 
  美国:
 
  2019年11月公布的《提升美国回收体系的国家框架》(“National Framework for Advancing the U.S. Recycling System”);2020年11月宣布的国家回收目标--到2030年美国整体回收率达50%,以及美国民间机构The Recycling Partnership 在WWF(World Wildlife Fund)支持下于2020年8月签署了《美国塑料公约》(“U.S. Plastics Pact”),正式加入了麦伦亚瑟基金会(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EMF)发起的循环2.0塑料公约网络。
 
  澳大利亚:
 
  2021年3月发布了《国家塑料计划2021》。
 
  综观这些国家的塑料策略和行动计划,一个统一的认识是当下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全球公害,其本质是塑料对环境大规模大范围的泄露, 治理塑料污染时不我待。在行动逻辑上这些国家地区都遵循了一条“禁-防-清”的路线。所谓“禁”就是立刻禁止那些已经证实的危害大于利益的塑料应用。塑料虽然被广泛使用,也是有局限的材料,采取押金等强制手段也无法回收场景,禁止使用成为必然;所谓“防”就是防止废塑料进入环境,这方面各种措施都在进行评估,成熟一个推出一个,确保其可行性与实效性,避免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引入其它的问题; 所谓“清”就是清理已经进入的环境的塑料污染,这方面的工作中国各个地方做的很彻底,遍布城市、河流、乡村的环卫网络承担这样的工作。
 
  欧美澳着眼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了各自相应的目标,基于此,形成了一系列的实践措施。
 
  事实上,要真正实现塑料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塑料循环经济必须首先要从观念上彻底放弃现有的“开采-生产-使用-丢弃”直线模式,要将“使用”后的塑料回收再投入“生产”,拒绝“丢弃”,减少“开采”,把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消耗脱钩,使塑料的价值在“生产-使用-回收-生产”的闭环中不断地循环体现。为建设这样一个新的模式。国外出现了一系列的实践措施,具体可分为价值链措施政策措施技术商业措施
 
  价值链措施
 
  塑料制品的可循环再生设计/评估/标识系统的建立;
 
  高效收集分拣基础设施的建设;
 
  消费者回收意识的培养和实践;
 
  再生材料应用市场的开发。
 
  政策措施:当今塑料污染己经成为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的一个全社会问题,再仅仅依靠再生行业去解决塑料的环境泄露问题是绝对不够的。政府的强制力和政策广泛执行力被公认为提升塑料回收再生率,推动塑料循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例如美国加州州长于2020年9月24日签署法令强制要求那些使用押金制回收的塑料瓶必须在2022年使用至少15%的再生料(PCR),2025年达25%,2030年达50%。
 
  欧盟大力加强关于包装设计的立法,要求成员国需要将其塑料包装回收目标提高到2025年的50%到2030年的55%。
 
  技术商业措施:全世界目前没有真正能够维持塑料循环经济的技术和规模,在建设塑料产业闭环上没有先进,只有谁比谁可能更落后一些。欧洲一些国家和澳大利亚在塑料回收上比较领先一些,但也只是在收集渠道和机械化分类处理方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们可以借鉴来攻中国塑料循环经济这块玉。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我们提出如下一些建议:
 
  大力支持塑料收集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
 
  中国塑料生产和再生规模是全球最大,塑料回收没有健全正规的回收渠道,近两千万吨的废塑料主要是靠拾荒大军扛起来的,造成我们塑料回收的分散、收集废物的质量千差万别,很难进行高效率的,性价比高的塑料再生。现在国内推动的垃圾分类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下一步是如何推广和优化,从中开发出适合废塑料收集并进行最前端分离的回收渠道,并配合建设难回收物的回收流,并编撰适合中国国情的可回收性设计指南。
 
  立法推动塑料的闭环建设;
 
  塑料的闭环依靠两大推动力。一是再生料市场的开发,鼓励(强制)在塑料制品中使用再生料;二是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EPR)让塑料生产者承担起他们应该承担的,控制塑料泄露污染的责任。这方面需要政府的推动力。
 
  大力发展可回收设计及认证标识体系建设;
 
  这是工业界自发的一个动作,通过上下游企业协调合作,达到实现对塑料制品更大程度的回收再生,并通过设计指南认证体系帮助和促使上游企业进行改变,通过标识提示引导消费者正确地参与到塑料回收的行动中来。目前国内CPRRA通过借鉴国外已有的经验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建立这样的体系,不久的将来一套即符合国情又与世界接轨的塑料制品可回收设计指南体系将全面出台,对国内及世界的塑料循环经济做出贡献。
 
  大力发展塑料回收再生装备、技术,为世界提供中国的解决方案。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