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塑料包装中添加再生材料(PCR)的努力,正在经历从“理想蓝图”到“现实落地”的艰难转变。尽管众多品牌已经公开承诺提高回收材料使用比例,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政策支持、产业链配套、技术创新和消费者认知等多个环节都面临不小的挑战。近期在马里兰州举办的塑料回收大会上,与会者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政策、包装创新与更有效的公众沟通,缓解行业难题。
面对欧盟监管压力和“漂绿”质疑,可口可乐公司近日宣布将对其
塑料瓶回收宣传做出重大调整。欧盟委员会于本周二表示,
可口可乐将停止使用“100%回收塑料”这一说法,并明确标示瓶盖和标签等部件并非使用回收材料制作。 这一改变源于2023年11月,多个欧洲消费者权益组织指控可口可乐存在“漂绿”行为,即利用模糊或夸大的环保宣传误导消费者。为回应相关质疑,并避免误导性信息影响消费者判断,可口可乐已承诺提高信息透明度,并将在接下来的数月内实施相关改动。
具体而言,公司将把瓶身上的宣传语从“再次回收我”(Recycle me again)改为“回收我”(Recycle me),以传达更清晰的信息,即目前的回收体系并非完全闭环运作,某些部件仍未能实现循环利用。此外,可口可乐强调,这一调整是公司主动与欧盟消费者保护合作网络(CPC Network)协商的结果,并非承认存在违法行为。
欧盟委员会指出,将由CPC Network监督可口可乐是否履行承诺,并计划评估欧盟其他主要瓶装饮料企业是否存在类似问题,以确保整个行业在环保宣传上保持一致标准。
欧洲消费者组织联盟(BEUC)对此举表示欢迎,并呼吁各国监管机构持续监督,确保企业承诺能够真正落地。“我们期待相关监管机构持续关注此事,并在必要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BEUC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资料来源:European Commission, Coca-Cola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